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放到桌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或者

[基本常识] 关于柔化、耐听和保真度的矛盾问题

享乐音乐论坛 - 为最强音质无损音乐而生!音乐发烧友们的美好家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Hi-Fi的本意是高度保真,不折不扣地还原现场真声,对于这个定义发烧友都应该没有异议。但实际生活中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想很多人也不会陌生,就是声音带些柔化的系统,听起来是更加耐听、舒适的,而真正不柔化、不妥协的系统,听起来反而没有那么“耐听”。这是一对理论和现实的矛盾。

在论坛上时而会看到这样的感想:器材升级后,解析提高了、动态扩大了,但声音反而不如以前耐听,搞到最后,居然想退烧,想卖掉高级器材,回去听某些低档器材。针对这样的言论有些人会反驳说:那听收音机去吧,那声音最舒服耐听!

还有这样一种言论,认为不耐听的高档系统,是声音有问题的,比如过于强调解析,比如声音存在某些失真,造成了听音的不愉悦感。

事实上,不够耐听、不如低档器材耐听的高档器材,未必一定是声音有“问题”,也可能就是因为高档器材具有更好的细节表现力和动态范围,就会造成有时不是很耐听的结果。

关键是,我认为带一些柔化的、动态力度和高低频能量的表现方式“柔和”的,天生就会声音更加耐听。声音不柔化的、动态力度和高低频能量的表现方式更“不妥协”的,那么天生就会不那么耐听。这个因素和耐听度的关系最大。

电声重放技术,本就只是对现场真实声音的“模拟”而不是完全准确的还原。完全准确的还原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模拟。即便是完全准确的真声,凡是硬的、有力的、高低频能量强的,也必然不够耐听。有人说真实的声音就一定耐听?鞭炮声耐听吗?有人说真实的音乐表演就一定耐听?我多次听过爵士乐现场,真实的爵士乐现场,声音有时并不很“耐听”。特别是小号嘹亮的音色,很有侵略性,爵士鼓敲得强劲时,声音也是不那么耐听的。现场的摇滚乐也不耐听,这个不解释了。现场的古典呢,就必然耐听?完全不是,特别是铜管的声音,非常刺激,打击乐器用力猛敲的声音也不会耐听和舒适。特别是钹(Cymbal)这种乐器,敲击时的高频能量非常强,造成很强烈的刺激感。整支乐队各声部的Tutti全奏,经常是非常吵耳、刺激、不耐听的。

所以可以想象到的是,假如一套高级器材非常忠实而不打折扣地表现出了这些现场的爵士乐、古典乐、摇滚的表演,那么它有时播放的效果不耐听是很正常的——因为“真声”本身就是有时不耐听的。如何能使声音更耐听呢?很简单,就是把声音柔化。从技术上说,这种柔化是反hi-fi的,是不对的,不准确的,但是从实际效果看,要取得更好的耐听性,把声音柔化,是非常有效的。

所以,Hi-Fi和耐听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是说系统更高级、更Hi-Fi,声音就会更耐听、听感更舒适。相反,对于很多人来说,更耐听和舒适的声音,很可能来自于不那么Hi-Fi的系统,来自于声音带柔化的系统。因此,系统升级,从低端系统升级到高级系统,有可能声音并不会更舒适、更耐听,而是耐听度反而下降。高级系统一般具有更强大的揭示力,而更强大的揭示力,犹如一张更清晰的照片、更好的视力,它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画面,但根本不保证看到的东西就更“悦目”!我是一个近视眼,脱下眼镜,看什么都朦朦胧胧的,但也因此没有什么会刺激我的视力,戴上眼镜,视力1.5了,看什么都很清晰,但也因此会更清晰地看到刺激我视力的东西。视和听在这里是一致的。Hi-Fi绝不是保证我们能听到更耐听的、更舒适的、更令人愉悦的声音。它仅仅是保证我们更清晰地、更不妥协地、不遗漏地听到录音制品的声音。而这些“更”,都可能带来反而更不耐听的声音。
讨论这个问题时经常提到“收音机”,很多人都说收音机的声音是最耐听的。为什么?因为它动态是严重压缩的,没有大动态,高低频两头也是没有的——动态小、高低频两头压缩的,人耳听着就最感觉舒适。这样的声音不hi-fi,但最符合人耳对舒适度的要求。

我注意过一些关于这个话题的言论,我觉得有这样一个说法是有道理的——人耳天生适应那种柔和的、动态范围窄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带来最多的舒适感。动态范围大的、猝发的、猛烈的、尖锐的、高低频能量强的声音,则天生就是造成不愉悦感和刺激感的。我们知道越高级的器材,能表现的动态范围和频宽肯定是更大的,那么当它表现出音乐制品的大动态和高低频能量时,就必然是不那么“耐听”的。从根本上说,越高级的器材,确实对那些并不需要大动态的人来说,是越不耐听的。如果一个器材用家最关心的是音乐的舒适性、耐听性,那么动态范围小、声音柔化的器材,就是更加理想的,完全不需要高级昂贵的大动态器材。

我觉得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低档器材更耐听,升级到高档器材反而觉得不耐听”的现象。这不是高档系统之罪。当然有些高档系统是声音方面可能存在问题,但即便是声音方面一点不存在问题的高档系统,也完全可能比低档系统不耐听。

事实上很多hi-fi厂的设计师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在设计器材的时候,有意无意地会对声音做不同程度和方式的柔化,来造成一种比较耐听和舒适的声音。这种现象在不同档次的器材上都有,中低级器材固然如此,有些高档器材也是这样的,举一个我熟悉的例子——帝瓦雷的器材,我认为就是带一些柔化处理的。把它和一些美国顶级放大器对比时,就很明显,美国顶级放大器的声音不妥协动态,在大动态来临的时候,基本是笔直上去给出动态的,而帝瓦雷在大动态来临的时候,做了一些柔化,其动态力度的增长不是“笔直”的,到声音很强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柔化。这种柔化处理能明显地听出来,但主观上效果很好,声音不会太强烈、太刺激,而是婉转了一下,照顾了人耳对舒适性的要求。对比的美国功放,技术上更正确,大动态全奏的声音更接近现场真实效果,但就是大动态时吵耳了一些。当然现场也是这样吵耳的,甚至于更吵耳(因为现场的真实动态更大),但我们在家里欣赏音乐的时候,是否需要如图现场那么巨大的声音动态?我想这个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回答Yes的。我个人就不要那种现场的动态。

我重复一次,作为一个听过很多现场古典交响、现场爵士乐的乐迷,我可以说,现场的声音有时候是很刺激的(说现场音乐永远不刺激的,我无法和他讨论了,因为基本的体验都完全不同),当我在家里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欣赏音乐制品的时候,这是一种享受、放松、娱乐性质的活动,我并不需要那么强烈的动态和带来的刺激感。我希望声音能舒服一些,既比较真实,但也照顾到家里欣赏音乐的环境需求,能够稍微柔化一些,去掉一些太刺激的成分。

当然不是每个发烧友都有这样的想法。希望在家庭环境里尽量“笔直”地还原出接近现场般动态能量的发烧友也会有,也会不少。他们不在乎大动态的刺激感,或许喜欢的就是这种刺激感和震撼感。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人与人是很不同的,欣赏音乐的目的也不同,这里没有对错。

除了动态是否柔化的问题外,我觉得器材低频的不同表现风格,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关系到“耐听性”的区域。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不少欧系品牌的器材,其低频都是很软调的,尤其是意大利器材,几乎个个都是软低频。意大利之外的有些法国、英国器材,也是如此。听多了之后我开始觉得这是故意的——设计成软软的低频,能带来更耐听、耳朵主观更舒适、更文雅的感觉。如果低频刚硬,那这种感觉马上就没有了。低频的表现风格,是非常影响整体的。前冲的低频、后缩的低频、刚硬的低频、松软的低频、量大的低频、缩量的低频,得到的整体效果,都截然不同。意大利、法国、英国的设计师,普遍青睐那种软调的、量不多的低频,和他们的声音审美、追求的器材表现风格,是很有关系的。

高频处理也有类似的问题。我们知道现场有些乐器的高频能量也是很强的,比如前面提过的爵士乐里的小号、古典音乐里的钹,还有流行音乐里的一些音效,高频都很刺激。有些hi-fi器材的声音,为了达到很好的耐听性,会对高频做一些柔暗处理,降低高频能量的刺激性,同时这种处理也能造成整体平衡的“醇厚感”——不少人喜欢这种醇厚感。

当然从技术角度说,我觉得软调的低频、柔暗化的高频,如果过头,素质是不高的,会丢失信息,都是带妥协性的做法,是为了愉悦的耳朵听感,而牺牲掉了一些信息量。但确实有厂家在这么做,根本原因就是有些用户喜欢这种声音。举例来说为什么意大利器材普遍声音软?首先意大利人就喜欢这种声音,如果是硬邦邦的很强劲的低频,意大利人就觉得那种声音没修养。有人喜欢这种声音,就会有设计师做这样的器材。


总结一下前面的阐述:

1、本帖主要讨论的是真实声音的动态和高低频能量有时会造成不耐听、不舒适的听感,而适度柔化、软化、动态压缩的声音会更适于享受型的欣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发烧友会在器材升级后认为原来的低档系统更耐听,高级系统反而不耐听。这里说到的“不耐听”不是指器材失真或不平衡造成,而是指声音的大动态和高低频刺激性成分造成。

2、如果认为声音越真实就必然越耐听,我就无语了。我不知道某些人是否有过足够的现场听音经验。真实的鞭炮声、真实的乐队全奏,都是非常不耐听的。系统越完整逼真地重播出其声音,出来的效果就越接近现场真声的那种不耐听和刺激感。事实上音乐家(包括交响乐团成员、流行音乐伴奏员、爵士乐演奏家等)群体中听力衰减和损伤是非常多见的,几乎可以说职业病,很多音乐家在排练和演奏时也只能借助降低音压的耳塞。音乐演奏时真实声音的动态和能量所造成的刺激性和听力损伤,是普遍的问题。

3、所以引申出下一个问题——到底我们是否需要很接近现场的大动态?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回答Yes的。想回答Yes的人,最好在回答之前真的听几次古典交响音乐会,体会一下真实乐团的全奏动态和刺激度。不要做了叶公好龙,说是很喜欢大动态,而真的听到大动态时觉得耳朵吃不消。大动态和很强的高低频能量肯定是对耳朵造成压力的,在家庭环境下以欣赏为主要目的的播放,是否需要那么大的动态和能量,是一个实际的问题。

发表于 2019-5-8 03:10:59
看了楼主帖子,获益匪浅
发表于 2019-5-4 11:15:49
谢谢楼主分享,对新手的帮助。
发表于 2019-5-5 13:28:25
向楼主学习ING!
发表于 2019-5-5 17:35:03
很好的文章了,非常感谢哦。
发表于 2019-5-5 21:46:03
拜读了,我啥时候能修炼到如此境界啊。
发表于 2019-5-6 02:14:11 来自手机
谢谢前辈的分享!过来学习了。
发表于 2019-5-7 12:14:11 来自手机
介绍很详细、正在学习!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9-5-7 17:03:09
拜读了。文锋犀利、见解独到、整编文章行云流水编辑得非常好,认真阅读深受启发!
发表于 2019-5-8 05:52:57 来自手机
不错的信息,有参考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