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放到桌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或者

[闲聊音乐] 听音乐“现场感”、听音感受的闲聊

享乐音乐论坛 - 为最强音质无损音乐而生!音乐发烧友们的美好家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听音乐“现场感”、听音感受的闲聊。

这场瘟疫,任凭政客们怎么互喷脏水,甚至于太阳神阿波罗愤怒地把炙热撒到人间大地,还是没有消退的意思。我现在还是被困在他乡。于是便有了这些无聊的自言自语。

所谓闲聊,就是有感而发,乱七八糟,想到哪就说到哪,没有中心思想,没有立场对错,更没有高下之论。

关于“现场感”:
一般听音不就“动次打次”、“你不爱,我痛苦”嘛,偶尔听到“现场感”这个词,我也没太在意,什么玩意嘛!无聊之中,我网搜什么是”立体声”,很简单啊,大概的意思是利用左右声道采集到不同位置的乐器或歌者的声强和相位差,就可以判断出乐器或歌者在舞台的前后左右位置—看某些家庭影院的产品的介绍,甚至说什么可以感受到“汽车或子弹从后面追上来的感觉”,大概也就是这么个意思吧—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声像定位”了。今天“无损”音质的贝九下载完,又复习了一遍,哇靠,真是那个意思,可以大概的判断各种乐器或歌者在舞台的左边右边。综合起来就是,送到耳朵里的音乐充满了立体感,被那些音乐包围起来。仿佛自己花了几千欧元,穿越到1963年,端坐在柏林爱乐的观众席里,看着暴君卡拉扬威逼这些可怜的艺术家一个音符不差地奏出他想要的音符—这就是“现场感”。

关于听音感受:
我以往(我可没代表你或其他任何人)听声乐或音乐,大概就能感受到歌者或演奏者表达给我的无非是悲伤、愉悦、平和、愤怒、低落或者豪迈的这些情绪。如果是现代流行乐或摇滚乐,都不用太费心去想像,歌者就直白、甚至强势地用歌词压迫听者接受了他(她)的这些感受。
听纯器乐,最有代表性的交响乐,接受到的信息就丰富了。唉,出生于贫寒农家的我并没有触摸到任何的乐器、接受到任何正规的乐理知识,不会读谱,甚至不能叫出每一样乐器的名字和演奏技法,只大概知道:哦~~这是打击乐器、这是木管铜管、这是弦乐器的小提琴、大提琴……..但听到舒缓的木管乐器,我能感受到田园牧歌的放松舒适;听快速的高音小提琴,我能感受到作曲家大概是愉悦兴奋了;而舒缓的低音提琴,这老哥大概是处于悲愤的状态之中….而且不同的乐器组合,要么独奏,此起彼伏的互怼,要么来个大合奏,表现力大大地丰富。
令人不可思议、但却残酷存在的事实是:越难理解的音乐越耐听,它要么激昂,要么舒缓,要么几组乐器分头对垒,表现出强烈的冲突,有时候甚至不知道作曲家为什么要这么表现,只能猜。要不是贝多芬给它们起“英雄”、“命运”、“田园”、“合唱”(这个好像不是他自己起的)这些标题,那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我不是说甲壳虫和查克贝里的摇滚不好听,我也很喜欢他们的摇滚。但他们要“搞翻”贝多芬真是言过其实了,十九世纪到现在二十一世纪了,贝爷仍然是神一般的存在,没错,他就是神。

关于高品质音源
受了网上发烧友的蛊惑,我也弄了入门级的器材。对于音箱,高级与一般的音箱由于受箱体、振膜材质、工艺、设计理念、调试精度等的不同,有高中低频响应能否出来之分,失真度大小有区别,这个很容易理解,到现场听音也可以直观地听出差别。
但说到音源,CD的标准的研发者们既然把采样率定在44.1K/16b,很大原因是这就是人耳分辨率的两倍左右。但是发烧友们现在都追求96k,甚至192K采样率,24甚至32位,更有甚者,追求WAV、DSD。搞得串流音源的存储空间需求大增,存储设备生产厂商们闷声发财。
很遗憾,我没有天份,今天试听了64kbs/44.1KHz有损MP3与1411kbs/44.1KHz无损PCM,并听不出来有什么区别—难道是我借好心朋友的苹果耳机级别不够?还是我根本就是木耳朵?我觉得是后者。
网上有文章说,有国外学者招募志愿者,盲听标准CD和比之更高分辨率的音源,只有约52.几%的人正确指出不同音源;再从那些人里招一部分人专门训练,正确率也不过60%。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能免俗,疯狂地从网上下载FLAC、WAV高分辨率音源。这就是所谓发烧友的宿命。


关于听音者、演奏者、作曲(填词)家和音乐器材的关系

这三者的关系我理解可以类比为饮食链中“食客—厨师—种养者(造物者)”的关系。

听音者—作为消费者,不必为了没有乐理知识而自卑,就比如食客不必因为不知道牛肉怎么养殖出来、不必因为不知道牛肉怎么料理才好吃而自卑。但作为食客,享受美食的同时,要为之付出金钱的代价;还别忘了赞叹一下厨师的厨艺,对种养者(造物者)表达敬意。

演奏者(歌者)-- 演奏者就如厨师,负责把食物的本味通过专职、敬业的态度,忠实地把食物的本味表现出来,给食客食用。对于交响乐,比如卡拉扬就是厨师长,柏林爱乐的乐师们各司红案、白案等各职。

作曲(填词)家 – 作曲家就比做这些食物的创造者。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具想象力、最难以理解的就是音乐了。对于音乐,他们就是造物主,他们就是神,他们就是上帝。

音乐器材 --- 这个就是锅碗瓢盆,就是食客手里的刀叉筷子。发烧友们,醒醒吧,器材的位置没有这么重要。只要我们能专注于音乐本身,能在听音过程中能和艺术家们产生共鸣,理解音乐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沉浸于音乐带给我们艺术之美,用几十块人民币的破耳机还是几十几百万的高级设备有什么关系呢?
发表于 2020-7-10 12:10:36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玄学的奥秘无穷~
发表于 2020-7-18 15:18:46
音乐,喜欢就好,不说别的
发表于 2021-4-23 20:31:23
用几十块人民币的破耳机还是几十几百万的高级设备有什么关系呢?
发表于 2021-4-24 14:09:32
感觉不错,收下了,谢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21-4-24 14:41:35
  我对音质要求不高,木耳没有那么多烦恼。
发表于 2021-4-25 17:37:24 来自手机
音乐喜欢就好
发表于 2022-11-12 00:36:03
如果听不出mp3与无损有什么区别,那应该真的是木耳,哪可能也是一种幸福,不用花钱去买贵价的器材,因为我们听的是音乐,而不是听器材
发表于 2022-11-12 05:57:51
歡迎新朋友加入這個論壇
发表于 2022-11-12 09:00:10
只要听了能感到快乐的音乐就是合适自己的音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下一页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