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放到桌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或者

【古典音乐】明希《舒伯特-第八、九交响曲》2006[FLAC+CUE/整轨/CT]

享乐音乐论坛 - 为最强音质无损音乐而生!音乐发烧友们的美好家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专辑名称:Schubert - Symphonies No.8 & 9
演奏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查尔斯·明希(Charles Munch)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交响乐
录音时间:1955、1958
发行公司:Sony BMG Music
唱片版本:美国版sacd
唱片编号:88697-04603-2

亲爱的无损音乐发烧友,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1、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享乐音乐网愿与您一起享受音乐,分享快乐!
2、享乐音乐网是免费公益性非盈利网站,旨在方便用户查找学习资料,交流听歌心得。
3、本主题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公开信息,由网友收集整理发布分享,仅限交流测试使用。
4、享乐音乐仅对作品介绍展示,不直接提供下载服务,其它相关方面信息需要您自行判断。
5、版权归唱片公司和歌手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6、如果你喜欢主题所述内容,请你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版,交流测试资源不可用于商业用途。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指挥大师查尔斯·明希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演绎舒伯特第八、九交响曲。

==============================================
《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作于1822年,作者时年25岁,但直到43年后乐谱才被发现,并于1865年首次公演。本交响曲唯有第一、第二两乐章拥有完整的曲谱,第三乐章只有九小节改编为管弦乐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钢琴曲谱的形态,第四乐章则连草稿都没有。但第一、第二两个乐章无论在形式上或感情处理上,都能搭配得天衣无缝,整个内容至此已表达得十分完整,再加任何诙谐曲乐章或终乐章,均有画蛇添足的感觉。所以,此曲在形式上虽然未完成,但实际上是完整无缺的,并因此而显得结构新颖,这恐怕是作者始料不及的。

此曲不仅是舒伯特交响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乐的一部绝世佳作。它抒发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忧伤情绪充满了整个乐曲。透明清纯、优美丰富的旋律,不加装饰和声和音色,这种作曲手法非常新鲜,这是此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的重要原因。本曲未完成而终,这为它增添了许多穿凿附会的谣言传说,甚至有人将它杜撰成故事,拍成电影。如此一来,此曲更是家喻户晓。

第一乐章,这是比较简单的奏鸣曲形式,引子是由低音弦奏出富有暗示性的旋律,名指挥家温加纳形容为“好像是来自地底世界的声音”。这段旋律,在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中都担任重要的角色。这是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亮相,奏出一段极为低沉的下行旋律,包含了忧郁、压抑的情绪,又好像是作者在沉思,思考着一些不愉快的、难以解决或面对的事实……接下来弦乐器共同奏出较为急促的的十六分音符,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并以此作为第一主题的背景。在这种气氛的烘托下,木管乐器奏出了b小调的第一主题。这个主题听起来带有淡淡的悲剧色彩,给人一种沉重的、抑郁的感觉,像是作者的脑海里此刻充满着对现实悲观的思绪……圆号在第一主题的尾部吹奏出一个长音,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回响感。经过长音的回响与简短的发展,铜管乐器插入了一个过渡部分之后,接着在切分节奏的伴奏音型衬托下,G大调的第二主题的旋律由大提琴拉出。切分节奏让人之前那忧郁的情绪有所减轻,增加了一些轻快、明亮的色彩。第二主题的旋律有一种明显的舒伯特式歌唱性,如此的悦耳,表现出优美欢快的情感,像是作者此刻的心中又泛起一丝乐观的情感、美好的画面……接着,由小提琴重复了一遍第二主题之后,整个乐队进入一小节的休止,随后乐队突然来了一次小爆发,奏出了两个阴晦的小三和弦,之后不稳定的增六和弦出现,紧张的气氛把第一小提琴逼上极高音区,第二主题进而得到发展。在木管奏出的切分音引导下,弦乐高低声部一唱一和,总体上又让人感觉到一种不稳定的紧张感,欢快的情绪不断被忧郁所压制。随后,第二主题继续接替上升的展开,好像快乐情绪在努力挣扎,并且最终渐渐地归于低沉……这就犹如作者的思绪开始在乐观与悲观之间不断盘旋,但寻求欢乐的欲望却始终无法抑制黑暗的现实对身心带来的重压……这时,突然迸发出一个b小调主和弦,属七和弦连接过后,就以上面所述的结构,发展地反复了一次,象征着作者的内心还在不断地起伏、斗争中……接下来,第一主题的初始低音第三次出现,以及乐队全体强力地奏出很长的一段从引子延伸出来的发展部分,频繁的转调将第一乐章的悲剧、压抑的气氛推向高潮。弦乐再次奏出了急促的十六分音符,铜管不断奏出强有力的长音,金属的音色如此震撼,弦乐与铜管乐的旋律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冲突,再加上急促连续的鼓声营造的一种沉重的背景,更渲染出高潮的气氛,让人的内心充满紧张感,无法稳定……随后,弦乐的振弓渐弱和滑音使强烈的悲剧气氛有所缓和,并引导出了悠扬的长笛声,高潮就此弱化下来,第一、第二主题再次出现(第一主题仍用b小调;第二主题最初用D大调,之后用B大调),并且第二主题配器上又得到了改变与发展,表现出了一种内心挣扎般的情感色彩……乐章的尾声依然是第一主题的重现,依然是那么的厚重、低沉,让人感觉悲剧终究无法逃避……

第二乐章,为了满足E调铜管乐器的要求,该乐章特意采用E大调。整个乐章行如流水,布局和发展都舒缓自然。这一乐章的主题十分出名,是一个旋律优美的典雅主题,圆号、单簧管奏出和弦后,第一主题最初由第一小提琴呈现,把听众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充满幻想的意境。第一主题的中间部分是由木管乐器奏出的,加上了庄严的圆号和颇有分量的小号和定音鼓做伴奏,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主题用升c小调,听上去没有第一乐章的忧伤气氛,但弦乐的断奏依然是贯穿第二主题的不稳定因素。根据乐器逻辑顺序,作者省略了发展部,直接返回第一主题。再现部的调性布局与第一乐章类似(第一主题用原调;第二主题先用a小调,之后用e小调)。乐章的尾声出现了新的和弦,弦乐用很弱的力度奏出长音,似乎要进行到降A大调的时候,却返回了E大调,使人感到新奇。

第三乐章,快板,b小调,3/4拍,谐谑曲。舒伯特并未亲自完成这个乐章,只留下含有九小节的管弦乐谱和含有总共128小节的钢琴谱草稿;也就是说,全曲只有前9小节是经过舒伯特配器的;而Trio部分并不完整,舒伯特的钢琴谱草稿只有Trio的前半部分。英国舒伯特协会副主席、时任英国赫尔大学音乐系主任、音乐学家兼作曲家布莱恩·纽博尔德(Brian Newbould)曾根据已有的管弦乐谱和钢琴谱草稿为这个乐章余下的119小节配器并补写的Trio的后半部分。由内维尔·马里纳(Neville Marriner)指挥圣马丁学院室内乐团(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演奏录制的专辑《舒伯特十大交响曲》(Schubert:The 10 Symphonies;录制时间:1981-1984年)中有这首交响曲四乐章版本的录音,其中的第三乐章即用布莱恩·纽博尔德的管弦乐版本。

第四乐章,舒伯特本人并没有留下这个乐章的任何草稿。不过据纽博尔德和杰拉尔德·亚伯拉罕(Gerald Abraham)等一些舒伯特专家认为,舒伯特于1823年为戏剧《罗莎蒙德》(Rosamunde)的配乐(共11个乐章,作品797号(D.797))中的第二乐章(b小调),即第一幕间奏曲有可能是舒伯特第八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初始构思。不过由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舒伯特最终放弃了这个构思,而把它用于《罗莎蒙德》配乐中。事实上,1867年4月6日舒伯特第八交响曲的英国首演中,这个间奏曲就曾被当作第四乐章演出;而《舒伯特十大交响曲》专辑中也完整地把《罗莎蒙德》配乐里的这个乐章作为这首第八交响曲的第四乐章。

==================================================
《C大调第九交响曲“伟大”》,一八二八年三月,舒伯特完成了这部历时三年多时间创作的作品,按照他原先的计划,他将把这部作品寄给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但协会在排练这部作品的时候发现此曲难度过高,无法演奏!不得已,舒伯特只好将其收回,谁想这一收回,这首C大调“伟大”交响曲从此以后便不见踪影。直到舒伯特逝世十余年之后,一八三九年,著名作曲家舒曼在拜访舒伯特的兄长费迪南时,从其珍藏的的大量手稿中发现了这一伟大作品。在惊喜之余,他迅速将其送给远在德国莱比锡的门德尔松,门德尔松亲自指挥格万特豪斯(即布商大厦)交响乐团演奏了该曲的节录,而“乐团的每个成员都为此卓尔不凡的音乐作品感动不已!”演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一乐章,第九“伟大”交响曲的首乐章一开始由圆号缓缓的奏出主题,舒缓的旋律表现出一种深广意识,积聚了作者对人生、历史所感悟的“沉重”感,随着乐曲的进行,主题意识明显的逐渐加强,仿佛作者已经从以前的困惑苦恼中摆脱出来,而达到了一种更为高尚与超旷的思想境地,由此,可以看出它反映了当时维也纳音乐乐派(包括舒伯特自己)在深受多种多样的社会矛盾经历、走过艰难曲折的心路历程之后,在思想领域里面已经找到了一种自我解脱、自我超越的战斗武器。

聆听该乐章的时候,此前受第八“未完成”交响曲而迷漫在内心世界的那种沉闷、紧张状态便一扫而空!舒伯特的高尚人格、宽广胸襟都在这种自信十足的旋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矣!乐章中深邃、肃穆性的情感升华让人激动不已,听者如果达到如此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岂非人生一大快事乎?

第二乐章如诗一般的旋律,依旧沉稳、轻快,循序渐进的节奏令人难以忘怀,真挚细腻的情感轻袭而来,新致纤巧、生动有趣;情深意远。仿佛作者一个完整的内心世界,一条奔涌的思想与情感,如山中清泉潺潺而出。诗意与热情温柔的巧妙结合,对音乐主题发展的巧妙组合,处处显示了舒伯特其精妙绝伦的想象力。

第三乐章,旋律奔放,思想意境高远、深婉,乐章结构波澜起伏不定,格调高下抑扬,在这样优美的意境之中,快意之情显而易见;清丽中又似含蓄有加,韵味悠长、绵绵不尽,强烈而又舒缓的放射出积极而又浪漫的光芒。乐章中部反复出现的舒缓、回肠荡气的旋律令人难以忘怀。

第四乐章以一个惊人的长度再次增加了乐曲气势磅礴的伟大力量,犹如火山爆发般的急剧和有力节奏伊始,感情波澜层层迭迭、萦回不尽。作者为了加强抒情感人的艺术效果,将一个短小但气势恢宏的旋律支撑着整个乐章,使整个乐章铿强有力,不断激起听者心中阵阵漪涟,频频扣击听者心弦,令人振耳发瞶、感奋不已。使音乐的主旨表达得含蕴深长,耐人寻味。

该曲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节奏活力充沛,以及两组特殊的基本节奏——附点四分音符后接八分音符,以及三连音——在乐曲的进行中逐渐加强。这两种节奏,加上由法国号最先吹出的一个持续的四音符装饰音,变成终乐章的构成要素,正因为节奏素材的力道十足,庞大漫长的终乐章才能够像炮弹一般推进。

舒伯特晚期作品中的诗意与想象,在此曲达到巅峰,行板乐章里有一个值得一提:再现部来临时,舒伯特以长号、木管及弦乐(均为最弱音)奏出圣咏般的模式,两支法国号轻柔地反复吹奏着高音G。法国号音符间的音程中,弦乐释放出沉静而缓慢变化的和声——首先是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接着是中提琴和小提琴,渐渐增强,最后弦乐与法国号一起奏出乐章本调a小调。这个片段充分地展现了作曲家的天赋——后来更不只一次地回响在舒曼与勃拉姆斯的音乐中。






专辑曲目:
01. Symphony No.8 in B minor D.759 "Unfinished" - I. Allegro moderato    [0:12:18.57]
02. - II. Andante con moto    [0:11:47.03]
03. Symphony No.9 in C major D.944 "The Great" - I. Andante: Allegro ma non troppo    [0:12:32.16]
04. - II. Andante con moto    [0:13:16.09]
05. - III. Scherzo: Allegro vivace    [0:07:58.10]
06. - IV. Finale: Allegro vivace    [0:10:54.68]

发表于 2018-12-17 18:46:19
每次走进音乐的大门时,都能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
发表于 2018-12-17 22:31:02
very impressive music
xxxxvvvv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8-12-22 08:54: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8-12-22 10:03:52
这么好听的古典音乐真的很难得,喜欢的不得了!
发表于 2018-12-25 01:19:06
当我听到音乐时,我的心会疾速跳动,充满了生命力,就像是起风时的商船队。
发表于 2018-12-25 10:40:26
催人前进,达到意境合人, 这就是高品质无损音乐。
发表于 2018-12-25 22:11:29
这么好听的古典音乐真的很难得,喜欢的不得了!
发表于 2018-12-26 23:19:26
谢谢分享 喜欢这个古典音乐, 继续收藏
发表于 2018-12-27 20:32:10
世界用图画和我说话,我的心灵以音乐应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下一页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