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放到桌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或者

【绝版名盘】《吉泽金的艺术-贝多芬奏鸣曲》2000[FLAC+CUE/整轨/CT]

享乐音乐论坛 - 为最强音质无损音乐而生!音乐发烧友们的美好家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专辑名称:The Art of Walter Gieseking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Vol.2
演奏家:瓦尔特·吉泽金(Walter Gieseking)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钢琴
录音时间:1956
发行时间:2000
发行公司:Toshiba-EMI
唱片版本:2088日本版
唱片编号:TOCE-11552

亲爱的无损音乐发烧友,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1、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享乐音乐网愿与您一起享受音乐,分享快乐!
2、享乐音乐网是免费公益性非盈利网站,旨在方便用户查找学习资料,交流听歌心得。
3、本主题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公开信息,由网友收集整理发布分享,仅限交流测试使用。
4、享乐音乐仅对作品介绍展示,不直接提供下载服务,其它相关方面信息需要您自行判断。
5、版权归唱片公司和歌手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6、如果你喜欢主题所述内容,请你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版,交流测试资源不可用于商业用途。





专辑介绍:
瓦尔特·吉泽金(Walter Gieseking,1895~1956),法国钢琴家。1895年11月5日生于里昂,1956年10月26日卒于伦敦。1911年进汉诺威音乐学院从K·莱默尔学钢琴。1915年在汉诺威连续举行6次独奏会,演奏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德军中服役,战后在欧洲各大城市旅行演奏。1926年赴美国演出,以后常在欧美各国巡回演奏。

1949年有人告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与纳粹政权合作,因而撤销了当年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奏会。后经调查澄清,1953年重登美国乐坛。

20年代吉泽金以演奏勋伯格、普菲茨纳、欣德米特等现代作曲家的作品著称,后来尤以演奏古典派、浪漫派和印象派作曲家的作品见长。他的演奏曲目极广,包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舒曼、德彪西、拉韦尔、普罗科菲耶夫等作曲家的作品。他是德彪西和拉韦尔作品的权威诠释者。细致的指触、清晰而透明的音色和善于运用踏板是他的演奏特色。他录制了很多唱片,尤以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和德彪西、拉韦尔的作品最为精采。

吉泽金因受法国和德国音乐教育的双重影响,对这两国的作品都有深入的体会。他灵敏透明的指触和细致的音色变化加上微妙的踏板控制,使他成为阐释德彪西与拉威尔的权威。吉泽金一直追求清淡的表情,在演奏中强音都处理得很轻巧,他演奏的莫扎特也极有味道。

在所有的钢琴家里,没有一个人能像吉泽金那样表面平静无波,内心却紧紧专注于他演奏的音乐,也没有人能有他那样对音乐色彩和织体独特的清晰感。这种境界是通过一种踏板技巧达到的;通过胳膊和手指、心灵和思想天衣无缝的配合,对轻重变化进行处理,并且应用了明暗对比法,而这种境界是其他钢琴家所望尘莫及的。

虽说人无完人,可吉泽金似乎就是一位完人。之所这么说是因为几点,很多德奥钢琴大师的曲目除了德奥作品之外就并不非常宽泛了,主要是萧邦、李斯特一类,而吉泽金就截然不同,他所扬名的领域一方面是德奥曲目,另一方面则是法国印象派音乐。在德奥音乐中,他对于巴洛克时期(巴赫)、古典时期(莫札特、舒伯特、贝多芬),或是浪漫主义时期(舒曼、勃拉姆斯)音乐的诠释都具备最高水平,而在德彪西和拉威尔的作品中,吉泽金又基本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权威。这在技术方面源于他超人的手指控制力,吉泽金既能够发出印象派音乐中那种虚无缥缈的弱音,又能在德奥作品中表现出惊人的威势。贝多芬和德彪西的音乐不仅对于演奏者的触键、音响等方面的要求都大不相同,最根本的困难还是在于演奏所需要的音乐思维截然不同,这才是吉泽金最了不起之处。他对于各种类型的音乐在风格特点方面都吃的很透,我认为最简单的讲,他清楚的知道不同作品的形象应该是怎样的,而他的手指(和脚)也能实践他的构想。

吉泽金的演绎风格立足于最纯正的表现作曲家的要求,而他自身的艺术特点却又能巧妙融入演奏之中,欣赏他的巴赫会感觉这就是最纯正的巴赫,欣赏他的莫札特和舒伯特,或德彪西也会有同样的感觉,但它们分明又是吉泽金的艺术,演奏者和作曲家真正处于完美的平衡位置。里赫特的演奏有时会重塑音乐的内在性格(他最突出的魅力之一?),而吉泽金决不会这么做,他的唱片既是艺术杰作也是教学范本。我想如果哪位学生或是新人模仿他的演奏就算不从中受益,也至少不会产生害处,而如果谁学了里赫特的弹法,有时简直无异于自杀。而且吉泽金在演奏中总是追求最大程度的遵守作曲家的指示(这很多是源于他的老师雷梅尔的影响),他在演奏巴赫或莫札特的作品时主张少用,或不用踏板,完全依靠手指维持。他也是少数和施耐贝尔一样,尝试用原速演奏《槌子键琴奏鸣曲》开头的钢琴家,但他的技巧比施耐贝尔漂亮太多。吉泽金是德奥钢琴大师中技术最高的,关于他颠峰时期的技巧有着多种说法,不过即便是在技巧衰退之后,尽管避免不了错音,他的手指控制力在音乐表现方面的技术依然难有敌手,那种丰富的音色变化,还有绝对清晰的层次感,难怪霍洛维兹都对他佩服的不得了。除了传统曲目和印象派音乐之外,吉泽金还大量涉猎了雷格尔、欣德密特、施特劳斯和斯克里亚宾等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俄罗斯浪漫派音乐,他演奏的拉三不如霍洛维兹那样戏剧化,但风格纯正。总之吉泽金是一位东方不败级别的千古老BT。

===========================================================
《降E大调第四钢琴奏鸣曲》Op.7,贝多芬作于1796-1797年。这首奏鸣曲的结构比作品Op.2(由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A大调第二钢琴奏鸣曲、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组成)大得多,内容也相当丰富,它是贝多芬初期创作中规模最大的之一。

贝多芬将此曲题赠给他的学生巴巴拉,她是一位才华卓越的女钢琴家。因为这首奏鸣曲的优雅气质,当时人们将它称作“所爱的女郎”。

全曲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精神抖擞的快板,降E大调,八六拍,奏鸣曲式。这是一首将年轻贝多芬丰富的感情起伏表现出来的宏大的乐章,尤其是要将戏剧性人生注入到奏鸣曲中的意图已经表露得相当明显。虽然尚未产生像贝多芬中期作品那样明晰的效果,但还是能够从作品里最底层所流动的一股热乎乎的某种东西中感觉出来。第一主题是在左手奏着几乎是贯穿全部乐章的节奏,而右手奏出由和弦的动机与八分音符所构成的旋律。带有丰富和弦性的第二主题在属调降B大调。展开部比较短小。最初先强有力地奏出第一主题,并且以这个主题为主进行发展。再现部是由强有力的第一主题的再现开始,第二主题以主调再现。在庞大的尾奏中,用第一、第二主题做轰轰烈烈的结束。

第二乐章,富有表情的最缓板,C大调,四三拍,三部曲式。这是具有充实的音响,多样色彩感以及深厚情绪的徐缓乐章,显然已远比作品Op.2成熟得多。首先是音响优美而高雅的主题。经过G大调中间乐节,主题以变奏形态再度出现。中部则转为降A大调,随着断奏的伴奏奏出厚重的主题,就以此向前发展逐渐恢复稳定后,以很弱的力度再现最初的主题。尾奏用中部主题,最后,乐章幽静地结束。

第三乐章,快板,降E大调,四三拍,三部曲式。这一乐章是优雅的、欢快的。第一段开始于柔和、温柔的主题。由这个主题的动机构成一段优美的乐段之后,再反复一次,接着经过一段将主题以卡农形式作发展的短暂中间乐节之后,便是主题的再现。中段是降e小调,几乎都是三连音的分解和弦。当中段奏完,便回到第一段,然后结束。

第四乐章,回旋曲,温柔的小快板,降E大调,四二拍,由高音音区画着波浪下降的优美回旋曲,主题充满魅力而且很有表情。具有颤音特征的第一插部主题以降B大调呈示,这个主题多少有点僵硬,与柔和的回旋曲主题形成有趣的对比。回旋曲主题再现之后,接着出现精力充沛的第二插部主题,然后继续扩大发展。回旋曲主题幽静的第三次出现后,第一插部主题也以降E大调再现,跟随的是装饰得非常优美的最后一个回旋曲主题结束乐章。

===========================================================
作品Op.10的三首奏鸣曲(第五、第六、第七钢琴奏鸣曲)都很具有贝多芬的个性,相互之间几乎没有类似之处,即每一首都有自己的明显特征。在作品Op.10中,充分表现了贝多芬是如何地苦心孤诣,为各种奏鸣曲能够在古典的简洁与内容的充实两者兼容之情况下,打破惯例,作出脱离既成的模式、勇往直前的姿态。

《c小调第五钢琴奏鸣曲》作品Op.10.1,又称“小悲怆奏鸣曲”。作于1796-1798年。 贝多芬把c小调作为表现斗争的、英雄的、激情的、悲怆的调性,而这首奏鸣曲就是取用c小调写作的最早奏鸣曲。在这形态比较娇小的作品中,已经做到朴素与单纯的极限,在音乐中植入真确而丰富的内容。

全曲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极快而精神抖擞的快板,c小调,四三拍,奏鸣曲式。乐曲由主和弦与分解和弦向上上行意志性动机,以及另一个与之形成对比的、弱的优雅连接起来的利落的第一主题开始。第二主题在降E大调出现,是一个具有优美旋律的主题。这个主题经反复、发展,走向高潮而出现第一主题的音型,然后以短小的结尾逐渐归于平静而结束呈示部。展开部首先以C大调很有气势地奏出第一主题,接着将第二主题作了大胆的变化。在再现部中,则把第一主题作短暂的再现,其次是第二主题先以F大调、然后以c小调再现,最后用小的结尾结束。

第二乐章,极慢板,降A大调,四二拍,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乐曲非常优美,也有很深的诗情。这个乐章的第一主题应该用柔美的触键与彻底的连奏把旋律透过键盘表现出来。第二主题在降E大调以很弱的力度极为优雅地奏出。在再现部中,两个主题以优美的变奏再现,最后以第一主题所构成的尾奏做轻轻的结束。

第三乐章,最急板的终乐章,c小调,奏鸣曲式。这是一个只有120小节,“完全是贝多芬作风”的乐章,充满了幻想与幽默感。第一主题由双手齐奏开始,属于同一动机的反复,多少带有一点焦虑的气氛。第二主题在降E大调呈示,用断奏奏出,同时也一样有轻快的节奏。展开部很短,只有11小节,完全是以第一主题开始的动机发展。在再现部里,第一主题再现之后,第二主题用C大调来再现。最后,乐曲渐慢、渐弱地结束。

《D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作品10号之3,一般认为这首钢琴奏鸣曲在作品10中,是最为杰出的作品。结构上又回到了初期的4个乐章,内容上更加深刻。关于这首乐曲,贝多芬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将正陷于悲哀里的人的心理状态,用各种光线和阴影的微妙变化来加以描绘出来。”

第一乐章,急板(Presto),D大调,2/2拍,奏鸣曲式。在结构上比以往的乐曲更有紧凑感觉。此乐章华丽灿烂而且明确有力、快速、内容丰富。

第二乐章,凄凉的缓板(Largo e mesto),d小调,6/8拍,奏鸣曲式。这是在整个乐曲中最有紧张感的乐章,是一首贝多芬在这一时期的所有作品中,表现最深刻的作品。此外这也是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的独立乐章中,最后一次使用最缓板。

第三乐章,快板的小步舞曲(Menuetto, Allegro),D大调,3/4拍,三部曲式。由前一乐章阴郁的气氛一变而成为明朗的小步舞曲。像这类色彩的突变是贝多芬的特色之一。小步舞曲的主题是极为柔和的。

第四乐章,快板(Allegro),D大调,回旋曲式。其主题有发问的动机之感觉,据辛德勒说,贝多芬是用此动机来表现他的忧郁,并借以问自己:“这一下,你还忧郁不忧郁”。这个“忧郁”的动机不断发展,在尾奏中仍非常活跃,最后趋于平静地结束。






专辑曲目:
01. Piano Sonata No. 4 in E flat Op. 7 - 1. Allegro molto e con brio    [0:06:22.37]
02. Piano Sonata No. 4 in E flat Op. 7 - 2. Largo, con gran espressione    [0:07:04.68]
03. Piano Sonata No. 4 in E flat Op. 7 - 3. Allegro    [0:05:20.47]
04. Piano Sonata No. 4 in E flat Op. 7 - 4. Rondo. Poco allegretto e grazioso    [0:06:31.20]
05. Piano Sonata No. 5 in C minor Op. 10 - 1. Allegro molto e con brio    [0:03:54.15]
06. Piano Sonata No. 5 in C minor Op. 10 - 2. Adagio molto    [0:07:25.70]
07. Piano Sonata No. 5 in C minor Op. 10 - 3. Finale: Prestissimo    [0:04:06.73]
08. Piano Sonata No. 6 in F Op. 10 - 1. Allegro    [0:04:12.02]
09. Piano Sonata No. 6 in F Op. 10 - 2. Allegretto    [0:03:46.08]
10. Piano Sonata No. 6 in F Op. 10 - 3. Presto    [0:02:22.50]
11. Piano Sonata No. 7 in D Op. 10 - 1. Presto    [0:04:34.25]
12. Piano Sonata No. 7 in D Op. 10 - 2. Largo e mesto    [0:08:58.20]
13. Piano Sonata No. 7 in D Op. 10 - 3. Menuetto: Allegro    [0:02:55.05]
14. Piano Sonata No. 7 in D Op. 10 - 4. Rondo: Allegro    [0:03:45.00]

发表于 2018-10-19 21:18:54 来自手机
嘿嘿,我的事业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
发表于 2018-10-21 23:16:59
古典音乐太好听了,这个不支持不行啊~
发表于 2018-10-23 18:23:25
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音乐,让音乐为我们人类造福。
发表于 2018-10-24 06:32:33
音乐能够提高我们对生活的享受质量,增强美的意识。
发表于 2018-10-24 17:23:19
喜欢听这些很不错的无损音质.古典音乐
发表于 2018-10-26 13:20:53
音乐是一种能使所有年龄的人都喜欢的东西,它适用于所有国度,而且牟悲伤和欢乐都很相宜。
发表于 2018-10-27 01:38:49
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细细听来,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这天籁之音。
发表于 2018-10-27 07:02:33
灰常感谢啊!好听的很哟。
发表于 2018-10-27 14:32:20 来自手机
真好好听,谢谢楼主,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