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放到桌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或者

[英文歌曲] 渡边贞夫与大爵士三重奏《天堂鸟》2003 XRCD [APE+CUE/整轨/CT]

享乐音乐论坛 - 为最强音质无损音乐而生!音乐发烧友们的美好家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演唱组合:Sadao Watanabe with The Great Jazz Trio
专辑名称:Bird of Paradise
专辑风格:萨克斯、爵士
发行时间:2003
发行公司:JVC Victor
专辑版本:XRCD24
唱片编号:VICJ-61159

亲爱的无损音乐发烧友,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1、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享乐音乐网愿与您一起享受音乐,分享快乐!
2、享乐音乐网是免费公益性非盈利网站,旨在方便用户查找学习资料,交流听歌心得。
3、本主题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公开信息,由网友收集整理发布分享,仅限交流测试使用。
4、享乐音乐仅对作品介绍展示,不直接提供下载服务,其它相关方面信息需要您自行判断。
5、版权归唱片公司和歌手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6、如果你喜欢主题所述内容,请你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版,交流测试资源不可用于商业用途。





专辑介绍:
日本人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和学习,实在可叹。别的方面不说,从古典音乐到爵士乐,学得还真是蛮成功的。有位朋友觉得,他们演奏的爵士,技术确实棒极了,但总也差点意思,具体包括节奏啊音符的选择啊什么的。其实我多少也有这样的感觉,就Bebop、Soul jazz、Hardbop这几种而言……
发现这张,是因为有天我苦恼地尝试着“Donna Lee”,然后找到这张CD,简直让我听晕了,听high了:太快了!

其他曲目基本都是Bebop的标准曲,听完下来是十分过瘾。中音萨克斯吹Bebop的,除去Paker不谈,还有加农炮、Woods等几位,渡边老头(似乎这张专辑的时候还是渡边大叔)真是够厉害的了。

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其历史上先后经历的明治维新、二战惨败、美国驻军和移民巴西潮等重要事件对日本国人的“西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文化上的表现之一就是音乐中的欧美化倾向。在战后的50多年间,爵士乐已经成为一种很受日本人喜爱的音乐品类,在日本各大城市的夜总会、俱乐部、酒吧里,处处可见春风得意的爵士歌手和乐手,更有无数专注痴狂的爵士乐迷。对于日本的爵士乐迷来说,提起本土最著名的爵士音乐家,他们都能如数家珍:秋吉敏子、山下洋辅、菊地雅章、小曾根真……而如果你问到最好的萨克斯手是谁,他们一定会指向酒吧墙上挂着的巨幅照片上那张老练深沉的面孔:“那还用说,当然是渡边贞夫了!”

被誉为“日本萨克管之父”的渡边贞夫(Sadao Watanabe)生于1933年,从小就受到日本传统音乐的影响,后来通过美国驻军的电台才开始接触到西洋流行音乐。有一次,电台转播诺曼·葛兰兹(Norman Granz,老牌爵士乐唱片公司VERVE的创始人)发起的JATP(“JAZZ AT THE PHIHAMONIC”,意即“爵士乐进入洛杉矶爱乐大会堂”)音乐会,渡边贞夫如醉如痴地听完之后,就暗暗下了决心,要选择爵士乐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在看过当时美国最红的歌手、“低音歌王”平·克劳斯贝(Bing Crosby)主演的影片《蓝调的诞生》(“Birth of the Blues”)之后,渡边也学着影片里的情节吹起了单簧管。高中毕业后,为了谋求发展,渡边去了首都东京。他先是在美军基地里演奏舞曲音乐,与美国同行共同学习、演出,很快就改吹了中高音萨克管。

在一次演出中,渡边贞夫认识了当时已经成名的女爵士乐手、钢琴家秋吉敏子,因此有机缘而加入秋吉的“疯狂四重奏”(“Crazy Quartet”)乐团,并随团到美国演出。在此期间,渡边接触到美国比波普(BEBOP)爵士大师、中高音萨克斯手“菜鸟”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的音乐,从此也对爵士乐更有了一番新的认识。1956年,秋吉敏子改赴美国发展,渡边贞夫继任乐团领班。非常赏识渡边的秋吉一直催促他到美国学习更多的东西,1962年,渡边进入著名的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三年间研习了很多作曲理论与技能,并经常与济科·汉弥尔顿(Chico Hamilton)等爵士名家一起合作演出,还参加了济科的唱片录音,因此也吸收了济科等人所擅长的南美波莎诺瓦(BOSSA NOVA)抒情乐风。此后,渡边贞夫更进一步地把巴西音乐元素融入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从而形成了他后来广受欢迎的抒情风格。渡边对各种音乐元素的消化吸收能力特别强,所以,不论摇摆(SWING)、波普(BOP)、拉丁(LATIN)还是后来的融合(FUSION)爵士,都能自在地在他的吹奏中流转变换。

学成回国后,渡边贞夫自己组建了爵士乐团,频频进行演出。1968年,渡边首次参加美国著名的音乐盛会——新港爵士音乐节,之后又曾应邀到欧洲、非洲和南美演出。虽然渡边所擅长的巴西乐风很受欢迎,但他仍不断地挖掘新的素材,谋求新的创意,1971年推出的“PAYSAGES”专辑就是一张兼具实验性与音乐性的唱片。参与录制这张唱片的乐手有低音提琴手格里·皮卡克(GERRY PEACOCK)、钢琴手兼键盘手菊地雅章和鼓手富木坚雅彦等人。1975年,渡边与钢琴手沃尔顿(Walton)领衔的三重奏在东京新宿“PIT INN”爵士乐俱乐部联袂演出,后来以此录音出版了一张现场演奏唱片,名字就叫做“渡边贞夫在PIT INN”(“SADAO WATANABE AT PIT INN”)。如果说在此之前还有人认为渡边仅仅是一位流行爵士乐手的话,那么这张现场唱片的推出就扫除了所有对渡边的偏见。在这次现场演出中,渡边手中的中高音萨克管音色沉稳老练,蕴蓄不惊,在速度与节奏上的掌握更是令人叹服。如果这不是现场演奏的实录,说不定还会有人怀疑渡边是不是真有这样高妙的一手,特别是那种抒情的音色,简直象极了“菜鸟”查理·帕克。

在60年代末,渡边贞夫曾与多位爵士乐大师合作过,其中就有齐克·柯里(Chick Corea,钢琴手、键盘手兼作曲家,融合爵士大师)、赫比·汉柯克(Herbie Hancock,钢琴手兼键盘手,“酸性爵士”大师)和查理·马里亚诺(Charlie Mariano,秋吉敏子的前夫)等。特别是1967年渡边与查理·马里亚诺合作灌录的3张唱片,将传统爵士调性与东方音乐织体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渡边早期最重要也最为人所称道的作品。

渡边贞夫既是一位多产的爵士作曲家,又是一位技艺不凡的优秀乐手,这一点,他曾获得的诸多权威的爵士乐奖项可以作一个证明。尤其令人信服的是,日本最权威的爵士乐杂志《摇摆日志》(“SWING JOURNAL”)年度读者票选中的中高音萨克管一项的冠军,渡边贞夫曾连续38次获得,如此深厚实力和如此火旺人气,真令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从70年代起,渡边贞夫不仅经常与其他国际知名乐手合作录音,而且还有很多专辑唱片打入美国《公告牌》(“BILLBOARD”)杂志流行爵士乐专辑排行榜。1979年,渡边与戴夫·格鲁辛(Dave Grusin,一流的爵士作曲家、乐手,著名的融合爵士唱片公司GRP的创始人,现在该公司已并入VERVE唱片公司)合作灌录的专辑《晨岛》(“Morning island”)创下了惊人的销量,而80年代他录制的《前座》(“Front Seat”)、《弥漫黑夜》(“Fill up the night”)和《科拉考制造》(“Made in Coracao”)等个人唱片也都是深受欢迎的录音杰作。

渡边贞夫在1980年以前的唱片都是在日本本土发行,其中收入的大多是轻松欢快的波莎诺瓦小品,很受乐迷欢迎。在1980年以后,渡边正式进军国际乐坛,加入美国的唱片公司,风格开始转向融合爵士。1997年,渡边加盟老牌的VERVE唱片公司不久,就马上推出了酝酿已久的一张唱片《笔直走,再左转》(“GO STRAIGHT AHEAD ’N MAKE A LEFT”,CD编号VERVE 537 944-2)。在1997年1月到2月于纽约录制这张唱片时,渡边邀请到了十几年前就已熟识的年轻有为的钢琴手兼电钢琴手伯纳德·莱特(Bernald Wright)加盟,另外还有贝司手斯蒂芬·蒂尔(Stephen Teele)、打击乐手斯蒂夫·桑顿(Steve Thornton)和鼓手麦克·弗莱斯(Mike Flythe)、海森·弗莱斯(Hassan Flythe)、查理·德雷顿(Charley Drayton)等来自于牙买加这个“节奏国度”的年轻乐手。渡边自己除了中高音萨克管外还吹奏高音萨克管。他吹奏的高音萨克管线条明晰,奔涌的激情和优雅的音符似乎就是他的“招牌”,对于聆听者来说是绝对煽情的。这张唱片可以说是爵士乐与南美流行乐、巴西桑巴(SAMBA)、中美洲沙沙(SALSA)节奏的融合,洋溢着轻松浪漫的风情。唱片收入乐曲9首,其中既有以抒情见长的《夜夜的你》(“Nightly yours”)、中美洲拉丁情调浓郁的《马基》(“Maji”),又有渡边特意写给伯纳德·莱特的《甘松时光》(“Nard's time”),还有跳荡着鲜明的牙买加雷鬼(REGGAE)节奏的一曲《齐心协力》(“Harambee-maraika”。斯瓦希里语)。从这张唱片我们可以听出,渡边贞夫在爵士乐坛的成就,几乎已经超越了爵士乐本身的范畴,而同时实现了音乐及文艺上的双重价值。

在推出《笔直走,再左转》后不久,渡边贞夫又在纽约录制了一张唱片,名叫《地球阶梯》(“Earth step”,CD编号VERVE FORECAST 521 287-2)。此次渡边依然吹奏中高音和高音萨克管,协作的乐手则与上张唱片完全不同,包括键盘手兼打击乐手罗勃·蒙西(Rob Mounsey)、吉他手杰夫·米罗诺夫(Jeff Mironov)、打击乐手巴西里·约翰逊(Bashiri Johnson)、贝司手威尔·李(Will Lee)、鼓手斯蒂夫·盖德(Steve Gadd)等。这张唱片与前不同的是人声的使用占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7位歌手以不同声部、不同音色的歌唱与乐手们的精彩演奏有机地融合,甚至使这种人声也近似于乐器而俨然成为乐器音色的一个构成部分。唱片中收入乐曲11首,其中有标题曲《地球阶梯》和《梦中一夜》(“One night in a dream”)、《非洲情歌》(“Love song for Africa”)、《情侣漫步》(“Lover's walk”)、《直到我们再相见》(“Till we meet again”)等“土”风浓郁而又新颖耐听的作品。

1998年,在日本东京,渡边贞夫又录制了一张个人唱片,取名为《维亚让多》(“VIAJANDO”,CD编号VERVE 557 859-2)。这次与渡边合作的乐手班子又是与以前迥然不同的一套人马,包括键盘手、鼓手兼打击乐手塞瑟·C·马里亚诺(Cesar C. Mariano)和吉他手罗梅罗·鲁本波(Romero Lubambo)、贝司手尼尔森·迈塔(Nison Matta)、鼓手保罗·布莱加(Paulo Braga)、打击乐手凯菲(Cafe)以及几位歌手。看得出,虽然渡边贞夫早已功成名就,但他仍在努力超越自我,刻意求新。唱片中收入标题曲《维亚让多》和《阳光明媚的日子》(“On a sunny day”)、《蝴蝶》(“Butterfly”)、《别为我担心》(“Don't worry 'bout me”)等共12首乐曲,风格与《地球阶梯》中的乐曲相似,但似乎更讲究节奏的纯正和素材的风土自然本色。除此之外,渡边贞夫在纽约录制的另一张唱片《掌握节奏》(“IN TEMPO”,CD编号VERVE 527 221-2)也可说是演录俱佳的杰作,其中,渡边仍然以中高音和高音萨克管主奏。

积数十年浸淫之功,渡边贞夫已完全打入了国际爵士乐主流世界,能够与欧美一流爵士吹管高手分庭抗礼,一较短长。在美国、非洲、拉丁美洲和日本这些各不相同的音乐土壤上,善于融合的渡边贞夫已经造就了自己自然随兴的艺术个性和浪漫优雅的音乐风格,从而成为当今日本乃至于整个东方最有成就和影响力的爵士音乐家之一。






专辑曲目:
01. Bird of Paradise    [0:06:41.45]
02. Donna Lee    [0:02:52.17]
03. Embraceable You    [0:05:32.38]
04. Star Eyes    [0:04:59.65]
05. Dexterity    [0:03:37.32]
06. If I Should Lose You    [0:05:08.35]
07. Yardbird Suite    [0:03:51.70]
08. K.C.Blues    [0:05:09.38]

发表于 2018-9-3 21:11:19
喜欢啊呀呀,楼主我爱你,享乐我爱你..
发表于 2018-9-4 11:07:45
不同情绪时选择适合情绪的歌,音乐,是每个人的解药。
发表于 2018-9-5 21:49:12
音乐并不仅是一种娱乐,而是音乐诗人,音乐思想家所表达出的高尚情感。
发表于 2018-9-5 22:16:47
一听到熟悉音乐,各种记忆就会在眼前徐徐展开。
发表于 2018-9-8 14:48:32
支持楼主;值得收藏的无损音乐ape音乐下载
发表于 2018-9-9 07:40:23 来自手机
很好的无损音乐ape音乐下载下载收藏,感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8-9-10 04:04:11
音乐从我耳边飘过,就像邮差送来一封不属于我的信。
发表于 2018-9-11 14:54:52
愿所有的伤痛都随着音乐飘向远边的天际。
发表于 2018-9-12 12:06:08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爱好,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下一页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