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放到桌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或者

[闲聊音乐] 分享音乐

享乐音乐论坛 - 为最强音质无损音乐而生!音乐发烧友们的美好家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今天我们以“纵贯法”来欣赏并比对格吕米欧最后的录音:首先我们注意到1958年与哈斯基尔的绝世名演,愕然于格吕米欧表达出的极为直接流利的表情。即使这么早期的录音,他举世无双的琴音就己经表露无遗──这种美丽的琴音应该来自左手正确且修饰的颤音,而且我们也发现这时期的颤音没有后期录音那么强烈。综合目前资料,似乎格吕米欧最后的录音室录音是1983年9月与 Walter Klien 合作的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K.306,488。基本上这次录音的性格与1981至1982的其它小提琴奏鸣曲录音没有太大差异,因此可视为同一组录音来谈。以K.306的第一乐章而言,华美的琴音仍是一贯的;而且由于乐曲本身的性格活泼,格吕米约很忠实地传达出乐曲的生动。虽然在第二主题有一瞬地起伏情绪,但总保持流畅的个性。在这个抒情的第一乐章中,从一开始钢琴的呈现,再接续小提琴的回应,格吕米约晚期的特性(明显的自由速度变化)有十足的发挥。而在相当具有诙谐风味的第三乐章里,格吕米约再度回顾青春气息,甚至有更强调的活泼感。反观K.481,在第一乐章有一种故意阴暗的音色,产生与K.306完全不同的基本乐念。

与西盖第和施纳贝尔1948的录音(CD编号:KICC 2206)相比较,以第二乐章来说,一开始的主旋律显然格吕米约比较平实,但是转成小调的旋律后,马上可听到格吕米约加在该旋律极为凄恻的心境。直到第三乐章,他才把阴暗的基本音色转变成适切的柔美明晰音色。如果我们把视野扩及到这整组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录音,或许能对格吕米约的最后录音有更清晰的概观:在K.378和K.304两首奏鸣曲中,由于乐曲本身风格较激烈,使格吕米约在这两首乐曲追求彻底的情感宣泄;因而比1958的录音表现更多的速度变化、锐利节奏与音色隐慝的特性。但是面对如K.376与K.301这类开朗的曲目时,甚至可以说他在晚期的表现比早期更具有生动活泼的旨趣。于是我们大概能掌握格吕米约在最后录音的特性:他着力于以更夸张的表情去加强每一首乐曲的基本乐念:活泼的更活泼,激越的更激越,甚至会在乐曲中挖掘偏向沈思内省的意念。但是无论他怎么变化,莫扎特的基本精神永远是一定的。如果排除掉钢琴演奏的因素、纯粹只看小提琴声部的表现,你将会发现我们很难决定哪一个时期的格吕米约是比较合宜的莫扎特诠释典范。

?那么这套录音有没有成为天鹅之歌的价值呢?由于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中钢琴角色非常吃重之故,格吕米约个人的成就不见得能让这套版本比他先前的版本更具有永恒的价值(试想1958年的那套录音能成为万代师表,哈斯基尔的演奏成就的部分并不亚于格吕米约的表现)。但是基于对小提琴这个乐器本身的热爱,这套录音足以为“美声时代”留下最后的见证──证明无论是怎样的表情需求,“美声”总能配合各种音乐表情去传达出作品的精神内涵与感官快感最的组合。这时我们便看出属于音乐演奏家自身的“心灵跃升”。当一个真诚的小提琴家选择“美声”这种演奏方法来陈述他理解的音乐心灵后,也许不会改变演奏方法,但却会出现持续的心灵跃升需求。这迫使他一再使用有限的相同演奏方法变化出不同的诠释风格,而且从轻而重、从单纯美感走向深思内省。这正是艺术家常常面对的心灵跃升处境,他不见得能从此获得绝对的艺术成就,但我们会被他诚挚的心灵渴求所感动,产生另一种音乐心灵的满足。
发表于 2020-2-15 18:22:20
享乐音乐网无损音乐发烧友们的家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