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放到桌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或者

[无损音乐格式] Ondine 科拉米 1900 61 ,恩格伦德 1916 99 小提琴协奏曲 古典音乐打包下载

享乐音乐论坛 - 为最强音质无损音乐而生!音乐发烧友们的美好家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古典音乐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引人向上,给予灵魂平静和美好。
而且古典音乐还有着深刻思想的内容,无与伦比精致的技术结构,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华丽与高雅。
131752o4r5n1b8svf0lusn.jpg
无损音乐下载类型:古典音乐打包下载,无损古典音乐专辑免费下载。
古典音乐不但可以开发你的想象力,古典音乐还能提升你的艺术修养,最重要的是在当今浮躁的世界里,
唯有古典音乐能还你一颗平静的心。当你内心真正平静下来了以后,才能从容不迫的面对世间一切纷扰,实现自我突破。

5无损音乐格式古典音乐冷门 -  Ondine科拉米(1900-61),恩格伦德(1916-99) 小提琴协奏曲

V.A.-.[Klami.&.Englund.-.Violin.Concertos.(Ondine)].科拉米,恩格伦德 小提琴协奏曲

Benjamin Schmid, Oulu Symphony Orchestra, Johannes Gustavsson - Uuno Klami, Einar Englund: Violin Concertos (2016)
科拉米,恩格伦德 小提琴协奏曲

Composers: Einar Englund (1916-1999) 埃诺·恩格伦德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inar_Englund),
                    Uuno Klami (1900-1961) 乌诺·科拉米
Performers: Benjamin Schmid, violin
Orchestra: Oulu Symphony Orchestra (芬兰)奥卢交响乐团
Conductor: Johannes Gustavsson  
Genre: Classical
Label: Ondine
Catalog: ODE 1278-2
Year: October 14, 2016


作曲家埃诺·恩格伦德(1916-1999),1916年出生于瑞典哥特兰岛的于冈(Ljugarn),1999年去世于哥特兰岛最大的城市,有“玫瑰之都”的维斯比(Visby)。1933-1941时就学于赫尔辛基西贝柳斯音乐学院,期间爆发苏芬战争,又称冬季战争(1939年11月30日 - 1940年3月12日)。1941毕业后应征入伍,在芬兰继续战争(Continuation War)期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和苏联之间的战斗,从1941年6月25日持续到1944年9月19日),手部受伤,这几乎断送了他想成为职业钢琴家的希望,其创作的《第一交响曲》(1946)宣泄了整个国家的愤懑受创之感,显然脱胎于同时期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曲》,对比之下,令人思之怅然。1949年去美国,成为科普兰的学生,也曾与伯恩斯坦一起玩爵士,不久后,科普兰就意识到再没有什么可以这位年轻的学生了。1950年起任芬兰广播乐团指挥,1958年起任西贝柳斯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直到1982年。恩格伦德一生共创作了7部交响曲。1997年出版了回忆录,书名很有趣《在西贝柳斯的阴影下》。虽生于瑞典、死于瑞典,恩格伦德被认为是自西贝柳斯后最重要的芬兰交响作曲家之一。


Englund, Einar (1916-1999) 埃诺·恩格伦德

Sven Einar Englund was born at Ljugarn in Gotland, Sweden, on June 17, 1916; he died June 27, 1999 in Visby, Sweden.
  Einar Englund, a Swedish speaking Finn, can be described as a composer of great versatility: a symphonist, a second-generation Neo-Classicist, a reformer of Finnish music. He was the first major representative of the "lost generation" — young men who had sacrificed their youth to the war — among Finnish composers, and the first to seriously challenge the status of Sibelius and Madetoja as Finnish symphonic composers and to guide musical trends away from the uncritical idealization of National Romanticism. However, Englund seems to have remained, through no fault of his own, in the shadow of the great master of Ainola, Sibelius.

  Even so, Englund’s contribution to the genre of symphonic music has been great: the first performance of his Symphony No. 1, War Symphony, in 1947 was greeted with tumultuous acclaim. This, and the Symphony No. 2, Blackbird, first performed in 1948 and attracting perhaps even more public interest, are in a way a nod of acknowledgement to Sibelius. Both depict the horror and everyday reality of war. Heikki Aaltoila, a music critic with the Uusi Suomi newspaper, described Englund’s Second Symphony — in which the flute and other wind instruments play a major r?le — as "a sarcastic statement by a rebellious soul on the brutality of Man and our distorted civilization, compared with the purity of Nature". The Second Symphony was gradually forgotten until recent recordings, which have sparked new interest in it. David Hurwitz, writing in Fanfare, described the symphony as a true masterpiece in the symphonic literature of this century.

  In 1955, Englund took part in a competition to write a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organized by the Finnish Cultural Foundation. He won the competition, with Aarre Merikanto in second place. This concerto, which many feel is related to the music of Bartók,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performed Finnish piano concertos. Its themes are derived from the yoik, the vocal style of the Sámi people of Lappland, the same music that the composer drew on for his music for the film The White Reindeer. Englund wrote the work for himself, being an accomplished pianist and above all a fantastic improviser "…The cadenza in the printed score is identical with the one that the artist improvised at the memorable concert where composer and pianist fused into an ideal symbiotic entity," the composer writes.

  The music of Igor Stravinsky and Dmitri Shostakovitch made a profound impression on Englund, and when these composers died in the 1970s he was inspired to write a symphony "to the memory of a great composer". Englund relates: "Their passing touched me deeply and prompted me to write a work to enshrine their careers… I wanted to recreate the atmosphere of profound grief and nostalgia that affected me by using musical images of my own memories, partly conflicting, partly ridiculous." Thus, the work reflects not only Shostakovitch and Stravinsky, but Englund himself and his life.



    Uuno Klami write his Violin Concerto during World War II and it was premiered in Stockholm in 1944. The piece was lost during the war and Klami completed a new version in 1954. Klami is known for the strong influences he takes from French music and from Stravinsky. Known for his exceptionally wide repertoire and a great sense of musicality, Benjamin Schmid is one of the most versatile violinists of today. Described as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of today's golden-age-violinists" - The New York Sun


Uuno Klami (1900-1961) 乌诺·科拉米

Uuno (Kalervo) Klami (20 September 1900 – 29 May 1961) was a Finnish composer. He was born in Virolahti. Many of his works are related to the Kalevala. He was influenced by French and Spanish music, and especially by Maurice Ravel, for whom he had a particular esteem.[1]

He participated in five armed conflicts, including two wars in Karelia, the Finnish Civil War, the Winter War of 1939-40 and the Continuation War of 1941-44.

Biography:

Klami studied music in Helsinki with Erkki Melartin and later in Paris and Vienna. His main works include the Kalevala Suite and the unfinished ballet Whirls. The oratorio Psalmus (1936) has a unique place in Finnish sacred music and is one of the most highly regarded works by a Finn other than Sibelius.[citation needed] Klami also experimented with the symphonic form in his two Symphonies (1938 and 1945) and Symphonie enfantine (1927), and the concerto form in his two Piano Concertos (No. 1 Une nuit à Montmartre and No. 2 for Piano and Strings) and the Violin Concerto (1943). Being a master of miniature orchestral works, the orchestral suite Sea Pictures is also regarded as one of his major achievements. On the recommendation of Sibelius he was granted a small lifetime income from the government. In 1959 he was made a member of the Finnish Academy (one of Finland's highest honors).

The energetic Karelian Rhapsody was the first Finnish orchestral work to be published in Finland, and a long-time favourite in radio concert programs.

Klami died of a heart attack in Virolahti at age 60 while sailing his favorite boat "Miina".

Major compositions:

    Piano Concerto No. 1, Op. 8 Une nuit à Montmartre (1925)
    Scenes from a Puppet Theatre (1925, orch. 1931)
    Karelian Rhapsody, Op. 15 (1927)
    Symphonie enfantine, Op. 17 (1928)
    Opernredoute, Op. 20 (1929)
    Cheremissian Fantasy for Cello & Orchestra, Op. 19 (1931)
    Hommage à Haendel, Op. 21 (1931)
    Sea Pictures (1930–32)
    Scenes from a Country Life (1932)
    Sérénades joyeuses (1933)
    Helsinki March (1934)
    Lemmink?inen’s Adventures on the Isle of Saari (1935)
    Karelian Dances (1935)
    The Cobbler on the Heath, overture (1936)
    Psalmus for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1932–36)
    Suite for String Orchestra (1937)
    Symphony No. 1 (1937–38)
    In the Belly of Vipunen for baritone, men's chorus, & orchestra (1938) from The Kalevala
    Suomenlinna, overture Op. 30 (1940)
    Kalevala Suite, Op. 23 (1933-1943)
    Concerto for Violin & Orchestra, Op. 32 (1943) 科拉米 小提琴协奏曲
    King Lear, overture, Op. 33 (1944)
    Symphony No. 2, op. 35 (1945)
    The Prodigal Son, incidental music to the play by Marin Dr?i? (1945)
    The Cyclist, rondo for orchestra (1946)
    Suite for small orchestra, Op. 37 (1946)
    Karelian Marketplace, Op. 39 (1947)
    Revontulet / Aurore boréale ("Northern Lights"), fantasy for orchestra, Op. 38 (1948)
    Concerto No. 2 for Piano & Strings, Op. 41 (1950)
    All’Ouvertura, Op. 43 (1951)
    Tema con 7 variazioni e coda for cello & orchestra, Op. 44 (1954)
    Song of Moon Lake for baritone & orchestra (1956)
    Py?rteit? (“Whirls”), ballet inspired by the Kalevala (Act One piano score orchestrated by Kalevi Aho, Act Two completed, Act Three lost) (1957–60)
    The Bearer of the Golden Staff, cantata (1960–61)


Track List:

Einar Englund (1916–1999) 恩格伦德 小提琴协奏曲
[1]-[3]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1981)

Uuno Klami (1900–1961) 科拉米 小提琴协奏曲
[4]-[6]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1943/1954)

TT: 57:02

==========================================
芬兰古典音乐

来自: 世界的和谐(Die Harmonie der Welt) 2009-11-20 17:34:05
作者:Pekka Hako,音乐研究者、作者
信息来源: Virtual Finland 网站


芬兰音乐的优势在于它的原创性。与邻国瑞典和挪威不同,芬兰没有专门的音乐娱乐机构和歌剧立体声部门。事实上,芬兰音乐源自于一种独特的民族传统。我们可以毫无夸张地说,民族史诗《卡莱瓦拉》(Kalevala,1835年)奠定了音乐等芬兰文化的基础。

芬兰音乐的最近一次繁荣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初,年长的创作者编写歌剧,年轻的创作者形成现代主义风格,共同构成芬兰音乐的主流,并很快赢得国际关注。早在60年代,芬兰就形成了国家补贴方式,为那些创作者和表演艺术者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此后的20年间,音乐学院、公共音乐图书馆、交响乐团和音乐节纷纷涌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的指挥系培养出了一批世界一流的指挥家,为芬兰音乐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芬兰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即便是普通的综合学校也具备高质量的音乐教学能力。还有专门针对9至15岁学生的音乐课程,让他们对音乐创作产生兴趣,培养一批思想开放、能欣赏音乐会的公众。


早期:

12世纪,来自东西方的基督教宗教音乐形成了芬兰的艺术音乐。修道院内教授拉丁圣歌,拉丁圣歌也被用于教堂的礼拜仪式。至于复调音乐何时从欧洲大陆来到芬兰,至今还不清楚。有关复调音乐的最早纪录出现于14世纪的图尔库地区。至于14、15世纪图尔库大教堂是否使用管风琴也尚不明确。当时芬兰由瑞典王国统治,王室公爵曾举办过几次演出。从15世纪开始就有了关于巡回音乐人的文字记录,至于他们使用何种乐器,仍无从考证。

16世纪,瑞典王室家族到图尔库巡游,随行的队伍中有10名音乐随从。瑞典王室音乐被带到了芬兰。

第一本芬兰语弥撒书籍于16世纪中期出版,音乐是赞美诗集的组成部分。17世纪规范了赞美诗及其曲调。直到18世纪早期,宗教改革的200年后,路德教堂音乐才来到芬兰。

拉丁文教堂和学校歌曲集《Piae Cantiones》于1582年出版。其中的74首歌曲于1350年至1450年在芬兰创作完成。


第一批创作者:

中产阶级的音乐休闲活动出现于18世纪后期,促成了公共音乐会的建立。Academic Capell交响乐协会和图尔库音乐协会分别于1747年和1790年在图尔库成立。芬兰最早的着名作曲家是Erik Tulindberg(1761—1814),主要作品是6部弦乐四重奏。

芬兰音乐深受瑞典音乐的影响。单簧管演奏家克罗塞尔(Bernhard Henrik Crusell,1775—1838)曾受聘于斯德哥尔摩宫廷乐队(Court Capell)。他的3部法国风格单簧管协奏曲至今仍是管弦乐的重要保留无损音乐专辑曲目。

1809年,芬兰被俄罗斯占领,成为一个自治大公国。维堡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而新首都赫尔辛基也逐渐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当时在赫尔辛基和维堡,有很多来自德国的歌剧巡演公司。芬兰公众对音乐的热情最终吸引了德国指挥家、作曲家帕修斯(Fredrik Pacius,1809—1891)前来芬兰定居,并于1852年编写了第一部芬兰歌剧。他对芬兰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被称为“芬兰音乐之父”。芬兰国歌《祖国》也出自帕修斯之手。


学院的诞生:

直到19世纪后期,音乐才进入大多数芬兰公众的视线。1874年成立的文化和教育协会为芬兰人提供了追求艺术和学习的机会。1881年,按照爱沙尼亚模式,协会举办了第一次大型活动——于韦斯屈莱歌曲节。该歌曲节获得成功之后,芬兰各地成立了很多合唱团体。而歌曲节这一传统延续至今,芬兰也以合唱之国而闻名。

芬兰国内的专业歌剧表演始于1873年,在这之前,主要由一些巡演公司进行零散的业余表演。1882年是芬兰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首先,赫尔辛基大学合唱团于这一年成立。这是一个芬兰语合唱团,改变了之前瑞典语在芬兰文化中的主导地位。第二,指挥家罗贝尔托?卡雅努斯(Robert Kajanus,1856—1933)成立了专业的管弦乐团——赫尔辛基管弦乐协会,也就是今天的赫尔辛基爱乐乐团。

第三,马丁?韦格利乌斯(Martin Wegelius,1846—1906)成立了赫尔辛基音乐学院,也就是今天的西贝柳斯音乐学院。在1891年出版的有关音乐历史的书籍中,韦格利乌斯曾这样写道:“芬兰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字记载以前。”当时,很多音乐人才都曾前往德国学习,德国音乐对他们的影响大大高于斯德哥尔摩音乐和圣彼得堡音乐,虽然后两者离芬兰更近。


受卡莱瓦拉影响的西贝柳斯:

1835年出版的民族史诗《卡莱瓦拉》在19世纪90年代的芬兰艺术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卡莱瓦拉》对芬兰民族自尊心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芬兰本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从音乐角度来说,《卡莱瓦拉》并没有广泛体现于民族原创和民间小调中。19世纪90年代早期,在西贝柳斯(1865—1957)创作《库勒沃》时,他希望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芬兰特色。“我现在对芬兰特色的理解比以前更为透彻,不像之前那么实际。”他开始注重感觉而非写实。

1892年5月,《库勒沃》首演之后的一个月,西贝柳斯向赫尔辛基大学提出了卡莱利亚(Karelia)夏季旅行的申请。“在芬兰和俄罗斯的边界,寻访牧歌者,了解他们的曲调和表演。”西贝柳斯在获得申请批准的同时,还得到了一份牧歌者名单。

西贝柳斯作为民族人物的地位无可厚非。他的7部交响曲和小提琴协奏曲在国际上取得了成功,体现了芬兰文化的内涵和创造力。作曲家卡列维?阿霍(Kalevi Aho)曾写道:“在德国和法国,西贝柳斯经常被简单地认作是毫无影响力的民族浪漫派保守人物。事实上,作出这种评价的人并不熟悉他的作品。1910年左右,西贝柳斯的音乐就采用了一种接近于表现主义的现代手法。20世纪20年代,这种手法又转变为古典风格。在之后的几十年,即便是在芬兰,也没有人能说清西贝柳斯的创作特点。”

对于芬兰人来说,西贝柳斯的重要性在于他体现了民族精神,而不是因为他的国际知名度。

在广播出现之前,西贝柳斯的音乐主要以演出方式进行传播。20世纪20年代后期,公众的音乐口味深受奥斯卡?麦利康托(Oskar Merikanto,1868—1924)音乐的影响。奥斯卡?麦利康托是一个音乐杂家,会演奏钢琴和风琴,会指挥,会作曲,会写音乐评论。除演奏自己的作品外,他还演奏简单的国外作品。简言之,如果把西贝柳斯看成是上流社会作曲家的话,那么麦利康托就是一个致力于推广普通、富于人文气息艺术和音乐的作曲家。


从黄金时代到保守主义: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芬兰文化的黄金时代。1911年是芬兰歌剧的转折点。当时,包括全球知名的巴黎歌剧院女演员安娜?阿克特(Aino Ackte)在内的一群文化名人创建了芬兰歌剧院。1912年,阿克特又在萨沃林纳(Savonlinna)小镇创建了歌剧节,在15世纪建造的奥拉维莉娜城堡(Olavinlinna Castle)内搭台表演。从1912年到1916年,歌剧节共举办了4次。20世纪30年代又尝试着举办过1次。直到20世纪60年代,萨沃林纳歌剧节才真正重新举办。安娜?阿克特凭借她的国际知名度,为上世纪70、80年代芬兰歌剧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今天,萨沃林纳歌剧节是世界顶尖音乐盛会之一。

20世纪20年代,喜悦和挫折共存。1917年芬兰独立,年轻的国家希望增强自身特点和基础。马代托亚(Leevi Madetoja,1887—1947)创作的歌剧《奥斯特洛波斯尼亚人》(Pohjalaisia, 1924)获得了巨大成功。该剧体现了芬兰在沙皇俄国统治的最后几年间所承受的压迫。该剧强烈的民族情结影响到了后来的一些歌剧创作者。比《奥斯特洛波斯尼亚人》早一年、由阿雷?麦利康托(Aarre Merikanto,1873—1958)创作的欧洲现代主义歌剧《Juha》却没有引起公众注意。当时,歌剧界还不具备理解《Juha》的能力。直到41年后,《Juha》才获得首次公演。今天,该剧被公认为是芬兰歌剧史上最重要的作品。

今天,我们会惊讶于上世纪30年代芬兰作曲家的保守风格。虽然20年代的一些作曲家已经尝试使用现代主义手法,但他们的后辈,比如马代托亚(Leevi Madetoja)依然遵循保守主义风格。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两个比较有名的作曲家,一个是乌诺?科拉米(Uuno Klami,1900—1961),他经常被人指责为过于欧洲化。另一个是耶沃?吉尔普宁(Yrjo Kilpinen, 1892-1959),他因数以百计的独奏曲而享有盛誉。


两种流派:

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两种流派的作曲家,一种是民族浪漫主义派,另一种则倾向于欧式音乐。后者主要是瑞典语作曲家,他们在风格和手法上领先于民族浪漫主义派,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40年代。最有名的欧式音乐作曲家有:埃里克?伯格曼(Erik Bergman,1911--)和埃诺?恩格伦德(Einar Englund,1916—1999)。

30年代出现的新古典风格在40年代继续流行,出现了拉威尔(Ravel)、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肖斯塔科维奇(Shostakovich),普罗科菲耶夫(Prokofiev),巴托克(Bartok)和辛德米特(Hindemith)等一批代表人物。此时,阿雷?麦利康托(Aarre Merikanto)和乌诺?科拉米(Uuno Klami)开始放慢创作步伐。与此同时,约纳斯?科科宁(Joonas Kokkonen,1921—1996)、埃诺永哈尼?劳塔瓦拉(Einojuhani Rautavaara,1928--)和Usko Meril?inen(1930--)开始了他们的早期创作。50年代出现了十二音技法,但很多作曲家依旧在作品中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埃诺?恩格伦德(Einar Englund)追求纯正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于40年代后期首演的两部交响乐得到了很大的关注,至今仍是交响乐的保留无损音乐专辑曲目。

50年代,一些芬兰作曲家开始参加德国达姆施塔特的夏季课程。60年代初,史塔克豪森(Stockhausen),利盖蒂( Ligeti),Nono,马代尔纳(Maderna),卢托斯拉夫斯基(Lutoslawski)和潘德雷茨基(Penderecki)等中欧一流先锋派作曲家开始前往芬兰访问。此时,很多芬兰作曲家也大胆摆脱了传统模式的束缚,作曲手法跟上了国际潮流。

人们常说,从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西贝柳斯的杰出形象掩盖了其他芬兰作曲家的光芒。在交响乐领域的确如此。当与西贝柳斯相提并论时,很多作曲家都会深感挑战性。到了50年代,西贝柳斯虽然停止了创作,但依然身处音乐界。西贝柳斯是一个公认的文化偶像,但作为一个作曲家,由于太富有个性,没能形成一个流派。


瞄准国际标准:

20世纪60年代,芬兰音乐达到了国际水平,芬兰逐渐成为一个独特的音乐国度。70年代,芬兰音乐成为了国家形象的象征。最近25年,芬兰音乐经历了一次特殊繁荣。芬兰至今仍拥有一大批出色的作曲家和指挥家。

80年代的音乐繁荣,歌剧繁荣最为明显。当时在世界其他地方,歌剧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过时的艺术形式。芬兰歌剧创作者却创作出了原汁原味、富有竞争力的当代歌剧作品。另外,很多夏季音乐节挖掘地方特色,闻名世界。这个时期的芬兰创作者和表演艺术者享受国家的艺术补贴。


竖起耳朵!:

如果没有一批富有音乐接受能力的观众,那么芬兰音乐也不可能出现繁荣。公众音乐意识的逐步提高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媒体。与其他北欧国家相比,芬兰的报纸和广播电视对音乐进行了更多的报道。以年轻创作者组成的竖起耳朵团体(Ears Open!)为例,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媒体就对该团体进行了出色报道。竖起耳朵团体推动和宣传当代音乐,举办音乐会和研讨会,成立研究小组。这个团体不只是创作者的集合,成员的创作风格和审美手法各不相同,非常多元化。他们希望创造一种适合于当代音乐的时代氛围。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竖起耳朵团体中的领军人物逐渐离开乐团。1983年,他们成立了奥凡体(Avanti!)室内乐团,举办音乐会和音乐节。他们将音乐会的经典保留无损音乐专辑曲目与当代音乐相结合,以创新手法加以表现。年轻一代的创作者、指挥家和音乐家拓宽了芬兰音乐的眼界,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竖起耳朵团体的6位主要成员分别是:Eero Hameenniemi(1951--)、Kaija Saariaho(1952--)、Olli Kortekangas(1955--)、Jouni Kaipainen(1956--)、Magnus Lindberg(1958--)和Esa-Pekka Salonen(1958--)。其中,埃萨-佩卡?萨洛宁(Esa-Pekka Salonen)虽然作品有限,但从1983年开始,他以指挥家身份享誉全球。最近,他又开始创作,电子乐作品反映了他从1992年开始担任洛杉矶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的经历。

70年代,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有萨利亚霍(Kaija Saariaho)和马格纳斯?林伯格(Magnus Lindberg)。萨利亚霍于80年代开始定居巴黎,在声学/音乐研究和协作学院(IRCAM)工作,将电脑和电子技术广泛运用于音乐作品中。作品以开发新的声音世界为特点。主要作品是歌剧《遥远的爱》(L’amour de loin,2000年),曾在萨尔兹堡音乐节和巴黎夏特莱剧院演出。与萨利亚霍相比,马格纳斯?林伯格更加贴近欧洲现代主义主流风格。主要作品都是大型交响乐幻想曲。萨利亚霍和林伯格是同时代作曲家中的佼佼者,作品都曾在全世界演出。

竖起耳朵团体中“父亲式人物”Eero Hameenniemi深受印度音乐的影响,如今他在即兴音乐方面又有上乘表现。科特坎加斯(Olli Kortekangas)的主要作品是歌剧。该团体中的所有成员几乎都曾师从帕沃?海宁(Paavo Heininen,1938--)。团体中比较有名的年轻创作者有:Veli-Matti Puumala(1965--)和 Uljas Pulkkis(1975--)。

竖起耳朵团体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早期开始开拓性创作。当时在芬兰和全世界,音乐的繁荣也蔓延到了歌剧领域。芬兰是个小国,芬兰歌剧只有100年历史,却在世界歌剧版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1974年至1984年,在Juhani Raiskinen(1937--)的领导下,芬兰国家歌剧院着重于歌剧创作。70年代后期,芬兰观众开始发现并喜欢上了歌剧,最受欢迎的是那些根据芬兰历史创作的新歌剧。约纳斯?科科宁(Joonas Kokkonen,1921—1996)创作的《最后诱惑》和奥利斯?萨利农(Aulis Sallinen,1935--)创作的《红线》感动了无数观众。


歌剧成为旗舰品牌:

萨沃林纳歌剧节于1967年重新举办,70年代Ilmajoki音乐节推出的民间歌剧作品吸引了很多观众。芬兰逐渐形成了一种歌剧文化。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芬兰国家歌剧院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进行了一惩串演出。此后,国际媒体开始关注芬兰歌剧,芬兰媒体也对歌剧进行了大规模报道。1993年,新歌剧院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歌剧的地位。70年代,国际知名的芬兰籍歌剧演员Martti Talvela(1935—1989)担任萨沃林纳歌剧节导演,将该歌剧节提升到了国际水平。Jorma Hynninen(1941--)先后担任芬兰国家歌剧院、约恩苏歌曲节和萨沃林纳歌剧节导演,为推动芬兰歌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芬兰创作者共创作了近250部歌剧。过去的20年里,涌现出了埃诺永哈尼?劳塔瓦拉(Einojuhani Rautavaara,1928--)、奥利斯?萨利农(Aulis Sallinen)、帕沃?海宁(Paavo Heininen)、卡列维?阿霍(Kalevi Aho)和科特坎加斯(Olli Kortekangas)等一批着名的歌剧创作者。在民间歌剧领域,Ilkka Kuusisto(1933--)和Atso Almila(1953--)比较有名。所有作品加起来超过了40部。劳塔瓦拉的歌剧曾在欧洲和美国演出。90年代后期,劳塔瓦拉还因浪漫主义风格的交响乐作品而享誉全球,唱片销量超过13万张。

除歌剧创作者之外,一批芬兰籍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也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很多芬兰指挥家都曾在国外担任首席指挥或客座指挥,比如:帕沃?贝里隆德(Paavo Berglund,1929--)、帕努拉(Jorma Panula,1930--)、莱夫?塞格斯坦(Leif Segerstam,1944--)、奥科?卡姆(Okko Kamu,1946--)、万斯卡(Osmo Vanska,1953--)、朱卡-佩卡?萨拉斯特(Jukka-Pekka Saraste,1956--)、埃萨-佩卡?萨洛宁( Esa-Pekka Salonen,1958--) 、奥拉姆(Sakari Oramo,1965--)和米卡?弗兰克(Mikko Franck,1979--)。帕努拉作为西贝柳斯音乐学院交响乐指挥系教授,培养出了一批世界知名指挥家。他个人还对提升其他北欧国家的音乐水平做出了贡献。

经常在国外演出的芬兰籍歌唱家有:低音歌唱家马蒂?萨尔密宁(Matti Salminen,1945--)和Jaakko Ryhanen(1946--)、老一代男中音歌唱家Jorma Hynninen(1946--)、年轻一代女高音歌唱家索伊勒?伊索科斯基(Soile Isokoski,1957--)、女次高音歌唱家家莫尼卡?葛卢普(Monica Groop,1958--)、女高音卡利塔?马蒂拉(Karita Mattila,1960--)、中低音歌唱家佩特里?萨洛马(Petteri Salomaa,1961--)和男高音Jorma Silvasti(1959--)。国际知名的芬兰籍乐器演奏家有:钢琴家拉尔夫?哥托尼(Ralf Gothoni,1946--)、奥利?穆斯托宁(Olli Mustonen,1967--)和玛逖?瑞卡力奥(Matti Raekallio,1954--)、单簧管演奏家Kari Kriikku(1960--)、小提琴演奏家Pekka Kuusisto(1976--)、大提琴演奏家奥托?诺拉斯(Arto Noras,1942--)和吉他手Timo Korhonen(1964--)。


覆盖全国的音乐网:

过去的20年,芬兰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音乐网。公共音乐图书馆、音乐学院和音乐节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地区性活动丰富多彩,芬兰广播公司依旧是推广芬兰作曲和表演艺术的最佳渠道。1992年,赫尔辛基地区建立了全芬兰第一个地区性古典音乐广播电台,播放世界着名古典音乐作品。

芬兰有音乐节,比如:萨沃林纳歌剧节、考斯蒂宁民乐节、库莫室内音乐节、波里爵士节、拉赫提管风琴艺术节、赫尔辛基音乐节、约恩苏歌曲节、纳坦利音乐节、图尔库音乐节、Korsholma音乐节和波尔沃的Suvisoitto音乐节。

除上述音乐节外,还有三个当代音乐节。一个是Viitasaari夏季学院,由作曲、演奏家朱卡?蒂耶苏(Jukka Tiensuu,1948--)创建。自1981年起,学院与一个名为音乐时间的音乐节一起每年举办一次。蒂耶苏之后,作曲家Jarmo Sermila(1939--)和Tapio Tuomela(1958--)先后担任活动负责人。第二个是成立于1981年的Musica nova Helsinki(最初每两年举行一次,目前一年举行一次)。这是一个有很多优秀作曲家和音乐家共同参加的论坛,作曲家基默.哈卡拉(Kimmo Hakola,1958--)担任艺术总监。第三个是坦佩雷双年音乐节,成立于1986年,主要演奏芬兰当代音乐。作曲家Usko Merilainen(1930--)担任该音乐节的负责人很长时间,目前由作曲家Juhani Nuorvala(1961--)和Ilari Laakso(1952--)共同负责。

芬兰是一个交响乐之国。近30个专业交响乐团活跃于地区性音乐活动中。很多城市都拥有自己的歌剧院,并与歌剧协会、剧院、交响乐团、音乐学校和音乐学院等地区性艺术机构保持合作。


音乐教育:

20世纪60年代早期,赫尔辛基地区学校、音乐班开始了高质量的音乐教育。目前,综合学校中有近530个音乐班,接受高质量音乐教育的学生人数达到了1.4万。还有10所中高层次的音乐学校。芬兰音乐学校网络没有总体规划,音乐学校的建立完全根据需要而定。目前,芬兰拥有150所音乐学校,学生人数近5万。此外,还有很多私立音乐学校,主要是音乐幼儿园。芬兰有11所音乐学院,西贝柳斯音乐学院提供高等音乐教育。

芬兰的音乐学校网络覆盖面广,造就了一批富有鉴赏能力的听众。很多家庭都有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体会,演奏乐器,或者参加合唱团。

芬兰的艺术补贴制度堪称世界典范。在这种制度的保障下,艺术家们可以专心创作。小有成就的作曲家可以享受一年、三年、五年不等的免税艺术补贴,按月领取,补贴基本生活。表演艺术者也享受同样的补贴。


芬兰,1917年以后的作曲家们
来自: novich 2007-06-20 15:30:12

1917年,芬兰独立,对芬兰和芬兰音乐都是一个重大分水岭。之前一百年,是追求独立民族国家、塑造民族文化的历程。今天很难想象,在十九世纪,受过教育的芬兰人说的是德语、俄语和瑞典语,文化上唯三个强邻马首是瞻,芬兰语仅流通于下层民间社会。芬兰民族乐派的中流砥柱西贝柳斯也是成人后,才补习芬兰语。仅透过此点,我们便能窥见西贝柳斯以芬兰语史诗《卡勒瓦拉》为源泉,鼓吹民族音乐的重大意义。1917年,芬兰乘沙俄崩溃之机,宣告独立。列宁政府虽公告予以承认,但训练派遣政工入芬,试图建立红色苏维埃。芬兰红白两方爆发短暂而残酷的内战,红色政权若是取胜,整个二十世纪芬兰的音乐势必走上另一条道路。内战期间,知识界大多支持政府,像西贝柳斯还为芬兰白卫军师团谱写战歌,数个在德国受训的芬兰师团回国,一鼓荡平赤卫军。内战中,芬兰音乐界最大的损失无疑是作曲和指挥奇才托伊沃·库拉(Kuula, Toivo 1883-1918),他在内战结束前夕,意外暴毙街头,年仅三十五岁,芬兰人称其为悲剧式的浪漫英雄。

芬兰建国后,音乐界大趋势依然延续十九世纪民族-浪漫主义曲风,西贝柳斯被奉为民族音乐偶像,同辈作曲家皆被其盛名所掩。耐人寻味的是,西贝柳斯在二十年代后期就逐步停止了创作,1957年去世时仍享国葬待遇。追随这一潮流的作曲家的声誉大多限于国界之内,他们更喜欢写作小型作品。身兼作曲家与钢琴家的赛利姆·帕姆格林(Palmgren, Selim 1978-1951)以五部钢琴协奏曲受人钟爱,他在民族曲风中糅合幻想气质。库拉的同学列维·马德托亚(Madetoja, Leevi 1887-1947)的歌剧《奥斯特洛波斯尼亚人》(Pohjalaisia, 1923)享有民族歌剧的奠基作之名,类似格林卡《为沙皇献身》之于俄罗斯音乐。
20年代,新一代芬兰作曲家抛弃了民族-浪漫主义,拥抱欧洲现代音乐新潮,代表人物有恩斯特·平戈德(Pingoud, Ernest 1988-1942),堪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音乐界一个最卓尔不群的人物,他是安东·鲁宾斯坦和里姆斯基的弟子,自称为世界主义者,激烈反对民族主义,音乐具有斯克里亚宾式的繁复色彩,因其立场,他在芬兰长期遭受忽视,近年来对他音乐的关注有大幅提升。同辈的瓦诺·拉伊修(Raitio, V?in? 1891-1945)同样师承丰富,游学莫斯科、柏林和巴黎,擅长使用印象派技巧,二十年代达到创作高峰,音乐被称为“无序表现主义”(Chaotic Expressionism),到了三十年代,风格趋向保守,不复早年的激烈紧张。阿雷·麦利康托(Merikanto, Aarre 1893-1958)师承德俄两宗-在莱比锡随雷格尔,在莫斯科随瓦西连科,和拉伊修走了一条类似道路,早期现代主义,中期退回民族-浪漫主义,晚年走两者融合的折衷路线。这批作曲家在二三十年代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保守的听众和音乐界对他们抱之冷眼,像麦利康托的歌剧《朱诺》(Juho)被公认为杰作,却在作曲家生前从未得到公演机会。这点也许能解释拉伊修和麦利康托后来的风格变化。该时期较为讨好听众的作曲家有耶沃·吉尔普宁(Kilpinen, Yrj? 1892-1959),旋律创意十足,但拒绝新潮技法,不少艺术歌曲堪称精品。另一位多产而且很难分类的作曲家是乌诺·科拉米(Klami, Uuno 1900-1961),既有民族-浪漫主义曲风的作品,有时也采用反浪漫的新古典主义,并受斯特拉文斯基和拉威尔影响,一度被认为是西贝柳斯之后最重要的芬兰作曲家。不过到了五、六十年代,科拉米因曲风保守,地位有所下降,采用先锋技法的年轻一代视其为“时代错误”。

芬兰各大城市的交响乐团、音乐机构、学院体制在三十年代逐步完善,赫尔辛基音乐学院改组为西贝柳斯音乐学院,芬兰广播交响乐团(FRSO)是演奏和传播芬兰作曲家新作的主力军。

1939年苏芬战争爆发,虽然最后签订城下之盟,芬兰丧失大量国土,但实质是芬兰的胜利,因为苏俄原先谋划再次吞并芬兰,将其变为卫星附属国,所谓库西宁芬兰人民共和国的傀儡政权业已成立,不料军力损失惨重(赫鲁晓夫回忆录透露苏军实际伤亡逾百万人),加之国际利益冲突和失道寡助,不得不放弃鲸吞企图。芬兰后来乘苏德战争,苏军无暇旁顾之际,一举克复失地。但到了战争结束,失地再次沦丧,连第二大城市维堡也割让给胜利者。两场以强凌弱的战争令芬兰民族主义悲情陡然高涨,在音乐界中颇多反响。作曲家埃诺·恩格伦德(Englund, Einar 1916-1999)在战争期间曾于军中服役,他的《第一交响曲》(1946)宣泄了整个国家的愤懑受创之感,显然脱胎于同时期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曲》,对比之下,令人思之怅然。

战后芬兰音乐界的新一辈浮现,如恩格伦德这样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寻觅自己的道路。和我国情形相仿的是,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的音乐理念和语言当时被奉为圭臬,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在芬兰也颇有市场。这条道路自然延伸至十二音体系作曲法,先驱当属埃里克·伯格曼(Bergman, Erik 1911-2006),他在1952年写出了第一部采用十二音作曲法的芬兰作品《表现》(Espressivo),他后来对非欧洲传统音乐极感兴趣,大量采用北非、近东地区音乐素材,写作了不少合唱作品,形成独特风格。六十年代,欧洲新音乐在芬兰演出频频,施托克豪森、诺诺、里盖蒂、马代尔纳的音乐对芬兰作曲家冲击巨大。芬兰音乐开始形成多元开放的格局,既有以旧日民族主义为羽翼和正宗的新浪漫主义,也有秉承巴托克、肖斯塔科维奇的折衷派,以及激进的先锋派。但总体来说,芬兰作曲家大多从民族历史和文献里汲取素材,注重面向普通听众的感召力。所以,七十年代中期,芬兰歌剧的肇兴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奥利斯·萨里宁(Sallinen, Aulis 1935-)创作的《骑士》(Ratsumies,1974)赢得萨沃里纳歌剧节大奖(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公认他继承马德托亚,将芬兰歌剧带上新台阶。萨里宁是麦利康托的弟子,五十年代热衷序列技法,七十年代后,其音乐越来越具有调性倾向。比他年纪稍长的约纳斯·科科宁(Kokkonen, Joonas 1921-1996)创作宗教体裁的歌剧《最后诱惑》(Viimeiset kiusaukset,1975),颇受国际瞩目,这位作曲家极具宗教情怀,四部交响曲和大量室内乐作品常包括“虔诚的柔板”。萨里宁和科科宁的成功激励越来越多的芬兰作曲家投身歌剧舞台,另一个重要激励机制是萨沃里纳歌剧节和芬兰国立歌剧院,它们每年必定委约歌剧新作,积累了丰富的本国歌剧剧目。最引人注目的有埃诺聿哈尼·劳塔瓦拉(Rautavaara, Einojuhani 1928-),他的舞台作品、芭蕾、电视歌剧为数众多,他也是六十年代芬兰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后在西贝柳斯音乐学院长期任教,培育出了一批作曲新人。另一位同辈作曲家帕沃·海宁(Heininen, Paavo 1938-)也是桃李满天下,海宁以他对序列技法的娴熟掌握、教学严谨而着称,他写了不少评论当代芬兰音乐的文章,犀利独到,是指导性的文献。芬兰作曲新人往往不是劳塔瓦拉、就是海宁的门徒,称这二人为芬兰新音乐总教头,毫不为过。

两位总教头的头一批弟子在七十年代步入乐坛,较早成熟的是卡列维·阿诺(Aho, Kalevi 1949-),劳塔瓦拉的弟子。他是芬兰顶级乐团——拉蒂交响乐团(Lahti SO)的驻团作曲家,有乐团总监万斯卡(Osmo V?nsk?)的鼎立支持,一流乐团一流录音大大提升了阿诺的知名度,他以大型乐队作品而闻名(包括十一部交响曲),喜欢运用拼贴及借用等后现代手法。海宁的弟子埃罗·哈默尼米(H?meenniemi, Eero 1951-)在芬兰新音乐界是个活跃人物,他创立了“大开耳界协会”(Korvat Auki),担任协会首轮主席,该协会连同属下的降生室内乐团(Avanti!)推动新音乐在芬兰的传播创作,居功至伟。哈默尼米自己的作品则融合了爵士元素及南印度打击乐。女作曲家卡佳·萨丽亚诺(Saariaho, Kaija 1952-)师从海宁,以音色丰富变幻擅长,并喜欢借用音乐之外的素材来源,如文学、视觉艺术和自然景观,她的歌剧《远方的爱》(L'amour de loin)在巴黎和萨尔茨堡首演,颇受瞩目。另一芬兰乐坛健将马格努斯·林德伯格(Magnus Lindberg 1958-)跟两位总教头都学习过,他对频谱音乐和具体音乐探索很深,旋律与和声语汇精致平衡,其国际声誉日隆,曾被称为“他那一辈中最令人兴奋地作曲家”。劳塔瓦拉的私塾弟子埃萨-佩卡·萨洛宁(Salonen, Esa-Pekka 1958-)因其在指挥上的过人才气曾暂时忽略了作曲,不过2000年后,他曾封棒一年,专事创作,他的作品声誉还主要靠自己指挥来提升带动。朱卡·蒂耶苏(Tiensuu, Jukka 1948-)也是个一专多能的作曲家,同时以作曲家、钢琴家、羽管键琴演奏家活跃于舞台。他有句名言:“我可不是一个为履行扩充无损音乐专辑曲目量的职责而创作的作曲家,在我们这个时代诞生的每件作品,一定得有它诞生的特殊理由。”秉承这样理念的作曲家,其作品一定是少而精,风格特殊。

在当今芬兰音乐界,活跃的作曲家还有皮埃尔·亨利克·诺德格林(Nordgren, Pehr Henrik 1944-),莱夫·塞盖斯坦(Segerstam, Leif 1944-),朱尼·卡伊帕宁(Kaipainen, Jouni 1956-),基默·哈克拉(Hakola, Kimmo 1958-)。值得提一笔的是,在这片北国新音乐风景中,有一位出生于北京的华裔作曲家秦大平(Qin Daping, 1953),1984年起移居芬兰,作品中颇多中国音乐元素,写过三弦协奏曲(1992),恐怕是第一部三弦协奏曲。作于1995年的《追忆》把车尔尼练习曲编入现代派的乐队织体中,纪念儿时在北京习琴的经历。




亲爱的无损音乐发烧友,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1、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享乐音乐网愿与您一起享受音乐,分享快乐!
2、享乐音乐网是免费公益性非盈利网站,旨在方便用户查找学习资料,交流听歌心得。
3、本主题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公开信息,由网友收集整理发布分享,仅限交流测试使用。
4、享乐音乐仅对作品介绍展示,不直接提供下载服务,其它相关方面信息需要您自行判断。
5、版权归唱片公司和歌手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6、如果你喜欢主题所述内容,请你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版,交流测试资源不可用于商业用途。
享乐音乐论坛-为高品质无损音乐而生!享受音乐,分享快乐!尽在享乐音乐网。
专门提供古典音乐无损音乐格式下载,古典无损音乐合集资源打包下载,古典音乐打包下载的免费网站。
古典音乐打包免费下载网站,内容由网友分享仅供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唱片公司所有,不可用于商业盈利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自行承担!
发表于 2017-5-9 16:24:52
不错的古典音乐歌曲,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7-5-10 03:02:09 来自手机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发表于 2017-5-10 05:28:45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享乐音乐网。
发表于 2017-5-12 19:17:40
古典音乐很好听,收下来囉!多谢分享~
发表于 2017-5-15 00:06:30
好像听过这个歌,多谢分享
发表于 2017-5-16 12:25:20
古典音乐太好听了,这个不支持不行啊~
发表于 2017-5-17 07:10:00
经典古典音乐还是高品质无损的,一定要支持。
发表于 2017-5-17 11:31:20
没有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会失掉一半。
发表于 2017-5-19 06:57:56 来自手机
非常喜欢的古典音乐,谢谢楼主分享好音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下一页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