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放到桌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或者

[基本常识] 五個超低音配大喇叭的親身體驗

享乐音乐论坛 - 为最强音质无损音乐而生!音乐发烧友们的美好家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超低音即將擺脫只能搭配小喇叭的限制,而進入與大喇叭共同工作的時代。」好用的撲克牌

對於以上的宣言,您有什麽意見呢?或許,您仍無法接受這樣的新觀念。沒關系,如果您有耐心看完這篇文章,我相信您也會開始思考許多事情,其中當然包括以超低音來搭配自家大喇叭這件事。

在此,我要先為此處的「大喇叭」做個簡單的定義。本文中所謂的大喇叭是指比一般小型書架型還要大的喇叭。說得更清楚一些,像LS 3/5A這類體積的喇叭就是小喇叭。低音單體超過八吋、或者落地式的喇叭我們都歸類於大喇叭。在傳統的經驗與觀念中,像LS 3/5A之類的小喇叭,其低頻的有效範圍大約在80Hz以上,再往下就會急遽的衰減。如果這類的小喇叭能夠做到緩慢自然的衰減,低頻的表現就會令人驚訝(如Totem Model 1)。也就是因為小喇叭連低頻段(40Hz-80Hz)都很難再生,所以我們會給它加上超低音,以求得完整的低頻段。

大喇叭同樣會有低頻段延伸不佳的問題

小喇叭的低頻段如此,是不是大喇叭的低頻段就沒有問題了呢?我的經驗是,事情並沒有這麽樂觀。許多較大型的喇叭雖然箱體較大,使用的低音單體口徑也較大,但是,它們再生低頻的能力並沒有好上多少。最常見的是您可以聽到較多的「量」,但是低頻的「質」卻一樣糟糕,有時連什麽樂器再發聲都難以分辨。

更常見的例子是,由於居家空間不同因素的影響,使得許多音響迷在聽音樂時,有的因為空間太大或低頻吸收過量而缺乏足夠的低頻;有的則受困於駐波而使得中低頻以下的頻段都模糊了。

延伸不佳,平衡感破壞,音樂不再感人。

在以上所有的情況下,您所得到的結果就是一個:因為從中低頻段開始以下(包括中低頻、低頻與極低頻)的表現不良,使得音樂的平衡感被嚴重破壞。音樂的平衡感被嚴重破壞後會有什麽後果?想想看,一個傑出的指揮或演奏家,他的音樂之所以會感人,就是因為它們創造出極為精妙的音樂平衡感。這種精妙的平衡感會令人深受感動,甚至忍不住想站起來大聲喝采。

現在,這種錄在唱片中的音樂精妙平衡感在再生時被破壞了,我們所聽到的音樂演奏仿佛變成蹩腳的指揮與三流演奏家的作品。這樣差勁的音樂表現會令人感動嗎?當然不會。許多人在聽音響時得不到音樂的感動,只好轉而追求刺激的特定音響效果。這正是許多音響迷的悲哀。

看到這里,我想您已經深切了解,我們要加超低音的目的並不是追求刺激的低頻音響效果,而是要完整再現音樂家的感人精妙演奏。我可以這麽說,如果沒有良好的中低頻(80-160Hz)、低頻(40-80Hz),甚至極低頻(20-40Hz,這個頻段比較奢侈),您可能從來都沒有真正享受過音樂的最美妙處。

高頻段單體的振動必須很靈敏

或許讀者們會奇怪,怎麽我只一直強調低頻段,難道高頻段不重要嗎?它不需要向高處延伸嗎?高頻段當然與低頻段一樣重要,如果表現不好,同樣會破壞了音樂的平衡性。不過,以現今高音單體的制造技術而言,高頻的問題並非出在頻率延伸不夠高(一般高音單體都可以到二十幾KHz),而是出在高音單體的振動夠不夠靈敏。高音單體如果無法靈敏的震動,所產生的後果就是極小聲、極細致的音樂訊號都不見了。這些極小聲、極細致的音樂訊號包括空間的堂音,聲音的活生感以及「所有樂器的真實質感」。

舉例而言,如果高音單體振動不夠靈敏,小提琴弦與弓的細微摩擦質感就出不來,琴板琴腔振動也出不來。這樣一來,您所聽到的小提琴只有高而尖銳的聲音,而缺乏足以辨識小提琴特質的細微信息。一般而言,靜電與鋁帶、氣動式(例如Elac Jet單體)設計的高音,其振動的靈敏度都要比傳統高音單體好,這也是許多人會鐘情於靜電喇叭與鋁帶喇叭的原因,它們在再生弦樂時表現特別優秀。不過,這二種喇叭也有其它的問題,使得音響迷在選擇時會遭遇難以取舍的局面。

考場要夠長,所以選在我家

話說回頭。在超低音的思想教育完成之後,我們要開始進入實務部份。這次的超低音測試,是在我家中進行的。為什麽要選在我家?讀者們應該還沒有忘記,我的三效合一(音響室、客廳、餐廳)音響室因為空間很大,所以Magnepan MG 3.5低頻的量感一直有不足的缺憾(Mirage M-1就很夠,不過它是靠墻擺)。在這樣的情況下,聽音樂就會產生上述所說的缺點:破壞了音樂精妙的平衡性。所以,這次我找了大小共五個超低音,讓它們接上MG 3.5,看看它們各自的表現如何。

除此之外,「考場」選在我家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因為我的空間夠大夠長,不僅可以將駐波的影響降到最低(夠大);同時也可以讓極低頻充分再生出來(長度有十幾公尺長)。在這樣的環境下做測試,我想所得到的結果會更客觀些。

我所使用的試聽軟件

場地介紹過,我也應該向您說明我所使用的主要音樂軟件。我是用哪幾張軟件為主來測試這五個超低音?用Telarc的「爵士四季」(83417)、Philips的「單身漢合唱團」(456 653-2)、DG的「吉普賽小提琴」(457 879-2)以及Janis Ian 的「Breaking Silence」(Morgan Creek 2959-20023-2)。

用「爵士四季」的理由是曲中有許多貝司的音階彈奏,可以清楚的聽出主喇叭與超低音的接續是否天衣無縫?如果銜接不自然,可以從上下遊走的音階彈奏中聽出。此外,從貝司快速音階的彈奏中,也可以聽出超低音的速度反應。其余,我還要借重於這張CD到處充滿的腳踩大鼓聲,它必須具有結實的撲撲聲(而不是軟趴趴沒有質感的)才算數。

選「單身漢合唱團」的理由則是男聲合唱的平衡性,如果低頻段以下的延伸不佳或中低頻有膨脹,一定會破壞整個合唱的平衡。如果平衡被破壞,合唱就會缺乏音樂真正迷人的魅力,嚴重些還會讓合唱渾濁而缺乏活生感,聽起來像拖死狗般不舒服。當然,第七首中一開始的大鼓輕敲亦是我取經的地方,它可以讓我知道超低音的「質」到底好不好。

Janis Ian那張則是如果缺了低頻以下頻段的優良表現,這張CD的低音部份會變得沒有彈性,木木笨笨的,音樂的魅力大減,甚至您不會認為它是好錄音。至於「吉普賽小提琴」那張並不是想測試小提琴能拉多低,我用它的目的有二。一是想試試看超低音會不會對中低頻以上的頻域產生不良的音染。二則要測試主喇叭與超低音的銜接性。

當這些都測過之後,當然不能免俗要用一張管風琴的曲子來試。我選的是聖桑第三號交響曲「管風琴」的第二樂章(Dorian版,前年音響大展贈送CD中也選了這一段,大部份音響迷應該都有)。這首曲子我在日本Suntory Hall聽過現場,也在國家音樂廳聽過現場。其中Suntory Hall所聽到的管風琴表現遠超過國家音樂廳。以這二處現場的管風琴表現來驗證我在家里所聽的這幾個超低音,我相信相當具有說服力。順帶一提的是,當聽管風琴時,我是退到距離超低音十幾公尺以外去聽的,這樣能保證聽到最低沈的管風琴聲。

伺服控制的問題

這次測試我選用了哪幾個超低音呢?共計有Velodyne servo FSR-18、Mirage BPS-400、 JM Lab SW 38A、 JPW SW60以及Dynaquest DQ-12。這五個超低音都是主動式(被動式恐怕沒人買了),都有頻率與音量的調整,都有RCA輸入與喇叭端子輸入輸出,有的還有RCA輸出。以上這些都是目前超低音所必須具備的規格。至於其它配備每家皆有不同,例如有的還加上0/180度相位反轉,有的則具有伺服控制。

說到伺服控制,這應該是超低音的豪華配備。所謂伺服控制,簡單的說就是在超低音單體上安裝一個感知器,這個感知器會產生電壓,利用這個電壓去與輸入電壓相比,就可以知道超低音單體是否已經失真。假若已經失真,伺服線路馬上動作,調整控制單體的輸入電壓,以達到控制單體振動的目的。

理論上看起來伺服線路相當理想,尤其是對於厚而重、容易產生邉訒r慣性失真的低音單體紙盆更形重要。問題是,伺服線路永遠都有「失真已經造成再糾正」的時間落後問題。而且,要施以多少控制的量才會剛好也頗難精確掌握。所以,要如何減少時間的落後以及精確控制回授的量就成了各家攢研的目標。我可以這麽說,伺服控制並不是什麽高科技,如何做到精確快速才會考倒師傅。所以,大部份比較便宜的超低音幹脆就避開這個問題。反正,一般人對於超低音還沒有那麽高的品味。

相位調整的問題

另外,相位調整也值得一提。我們都知道聲波的相位問題其實就是時間問題,要如何在加了另一個發聲體之後,不會產生互相的聲波相位幹擾,這就是使用超低音時的相位問題。一般超低音多備有0度與180度的相位反轉切換開關,好讓用家粗略的解決相位差180度時的完全抵銷或加倍增強的問題。其實,空間里聲波的相位問題很覆雜,光是反轉180度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還需要以不同的超低音擺位(擺位也就是調整聲波相位問題)來求得最好的結果。少數考慮周到的廠家會把相位的調整做成從0度到180度的連續調整,以便讓用家得到更精確的效果。不過,這種連續調整的設計有使用上的難度。用家到底能不能聽出調到那里時相位最正確呢?這非得經驗老到者莫辦。有人認為拿一張頻率測試片放出聲音,聽聽看音量最大聲的時候就是相位最正確的時候。其實這並不正確,為什麽?第一,只拿單一頻率來測只能代表那個單一頻率,無法代表其它覆雜的頻率。第二,如果以聲音最大聲來判斷,很有可能會取到相位相疊聲音加倍的時候。因此,理論上這種連續調整相位的設計比較理想,實際上使用的效果則要靠敏銳的判斷與經驗的累積。

測試時超低音擺在那里呢?

這次在作測試時,這五個超低音所擺的位置如何呢?我試過二個超低音後,發,現將超低音擺在主喇叭之間(前後位置一樣)時效果就很好所以所有的超低音就這麽擺了。事實上如果一直更換擺位,對我也會有實際上的困難,因為Velodyne與Mirage並不是我一個人可以抱得起來的,我可以讓它們在附近移動,卻無法大幅度換位置。

最後,我要說到主喇叭與超低音的接法。MG 3.5可以使用二部擴大機來分別推低音與中高音,這樣使用的效果最好。問題是,有的超低音並沒有RCA的訊號輸出部份,這時我就無法使用二部擴大機推MG 3.5(畢竟前級只有二組輸出,用Tape Out效果會差些)。為了一視同仁,所以我只用一部後級推MG 3.5,那就是新的Manley 500真空管後級。至於前級與訊源則還是老機器MBL與Vimak。

发表于 2024-4-5 10:29:18
精彩的帖子,谢谢指导。
发表于 2024-4-5 13:55:11
楼主太强了。
发表于 2024-4-5 14:39:49
认真学习下,感谢分享哦!
发表于 2024-4-6 04:52:36
很有用的教程,刚好解决了问题。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24-4-6 07:15:30 来自手机
要的就是这个了,感谢朋友分享
发表于 2024-4-6 11:28:56
谢谢楼主分享,大家努力向高手进发吧!
发表于 2024-4-7 10:26:24
楼主好生厉害哦,佩服~
发表于 2024-4-7 18:52:01
太厉害了,支持你,不解释
发表于 2024-4-9 03:42:09 来自手机
要的就是这个了,感谢朋友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下一页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